(sàn——)即散花天女。亦代指尼姑。吴融《还俗尼》:“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参见“散花天”。
①自然法则。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②比喻来自帝王的刑罚。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汉武帝绣衣御史暴胜之曾奉命持斧逐捕盗贼。见《汉书·王诉传》。后用作咏御史之典。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杜牧《李甘诗》:“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
(—f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常服食桂及葵。皎然《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却忆桐君老,俱还桂父年。”
【生卒】:670—749【介绍】:唐代史学家、编纂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少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后时,由魏元忠等推荐,诏入史馆,编修国史。拜右拾遗内供奉。中宗神龙中,进右补阙,后转起居郎。俄迁
【介绍】:姚合作。一作《武功县闲居》。这组诗写于作者任武功(今陕西宝鸡市东)主簿之时。诗人远离帝京,身居微官,生活悠闲自得,与隐居山林并无二致,所谓“为官与隐齐。”三十首多写官况萧条,山县荒凉,沈耽诗
五代徐衍撰。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等本,而以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最精审。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文史类》,作“《风骚要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通
【介绍】:盛唐时人,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朱琳(朱才之子)不同,后者乃唐末人。《全唐诗》收盛唐时朱琳诗1首。
江淮民间岁末时家人宴集称“泼撒”。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余。”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翠螺山麓,原名牛渚矶,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而得名。又因此处产五彩石,三国东吴时,改今名,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统称长江三矶。矶兀立江流,悬崖峭壁,遥对天门山,长江一泻而下,水流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