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裴说

裴说

【介绍】:

桂州(今广西桂林)人,裴谐兄。天祐三年(906)以状元及第,历补阙,官终礼部员外郎。与曹松贯休王贞白等相友善。诗风近贾岛李洞,字雕句琢,刻意求工。辛文房称其“为诗足奇思,非意表琢炼不举笔,有岛、洞之风。”(《唐才子传》卷一〇)胡震亨亦谓其“时出意外句耸人观”。(《唐音癸签》卷八)《全唐诗》编其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4首、断句1联。

【介绍】:

唐代诗人。桂州(治今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裴谐兄。少逢唐末乱世,奔走于江西、湖南等地,尝叹“避乱一身多”,见者悲之。屡行旧卷,久不第。至天祐三年(906),方以状元及第。后累迁补阙,终礼部员外郎。说与弟皆有诗名,与当时著名诗人曹松贯休王贞白等友善。诗风近贾岛李洞。辛文房称其“为诗足奇思,非意表琢炼不举笔”(《唐才子传》);胡震亨亦谓其“时出意外句耸人观”,且赞其《寄边衣》诗“亦绵宛中情,不嫌格下”(《唐音癸签》)。《郡斋读书志》著录有《裴说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亦记《裴说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又一句。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一三、《郡斋读书志》卷一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

猜你喜欢

  • 髀重

    见“髀肉”。

  • 入声

    汉语声调之一。其声短促,一发即收。在古代汉语四声中属仄声,中古以后在北方入声消失,分别变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但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入声。参见“四声”。

  • 和陆丞早春游望

    【介绍】:杜审言作。见《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员南溟

    【介绍】:大历八年(773)进士,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 徐关

    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川西。杜甫《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之一:“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 龙头

    三国魏华歆、邴原、管宁交好,俱有才德,时号三人为“一龙”,而以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见《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后因以“龙头”喻指朋友中最为推重者。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往还谁是龙

  • 郑昌图

    【生卒】:?—887【介绍】:唐代诗人。字光业。荥阳(今属河南)人。以状元进士及第。曾为司勋员外郎。中和二年(882)以中书舍人为义成节度行军司马。迁兵部侍郎、判度支。四年(884),以本官同平章事。

  • 春夕旅怀

    【介绍】:崔涂作。见《春夕》。

  • 憔悴湘滨

    战国楚大夫屈原遭奸佞谗毁,被楚襄王斥逐于江湘之间。屈原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憔悴湘滨”谓贬谪失意。李群玉《送萧绾之桂林》:“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介绍】:高适作。一作《自淇涉河途中作》,又作《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二首》。天宝六载(747)夏秋间作者自淇渡黄河归梁宋时,就旅途见闻作此五言组诗。其语言朴实无华,风格高浑古直;或即景抒怀,或怀古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