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贺《秋来》诗句。鲍,指南朝宋诗人鲍照,李贺风格与之相近,故言。据《庄子·外物》载:“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诗意谓不得志而死的文人含恨地下,千年难消其恨。
合集。一作《贺监归乡诗集》,又作《还乡集》或《归乡诗集》。唐贺知章等撰。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诗总集》著录为一卷。未署编撰者姓名。近人冯贞群加按语云:“《艺文略·诗总集》有《贺监归乡诗集》一卷,殆即《
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环卫屏藩状。亦用以喻指朝廷或帝王的宫室。武则天《唐明堂乐章·配飨》:“晬影临芳奠,休光下太微。”
【介绍】:杜甫作。见《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见“无何有”。
古城名。以地处于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汉初灌婴始筑此城,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曹松《九江送方干归镜湖》:“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
【介绍】:白居易《杨柳枝词》首二句。写春风吹拂,柳吐新芽,柔条千万,嫩色可人。周珽评:“‘一树春风’四字,便为杨柳写神;嫩、软、金丝,极状其容态之妖娜。”(《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真可谓穷妍尽态,生动传
亦称“正对”。格律诗对仗的一种形式。指一联的上下两句中在相同的位置所使用的词语尽管所指非为一事,但它们属于同一事物类属,且意义相同或相反、相对。如“天”对“地”、“日”对“月”等。参见“六对”。
【介绍】:高适作。写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时作者任彭州刺史。裴员外,即裴霸,先后任吏部员外郎、金部员外郎,其父辈兄弟八人皆有声望。这首以诗代信的酬答诗,回顾了与裴员外(霸)的深厚交谊,同时叙及自
指杜鹃鸟。相传蜀主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春月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故以“蜀魂”指杜鹃。李商隐《燕台四首·夏》:“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亦作“蜀魄”。李频《哭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