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纾

李纾

【生卒】:731—792

【介绍】:

唐代诗人。纾,又误作舒。字仲舒。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排行十七。李纵弟。天宝末授秘书省校书郎。宝应元年(762)为左卫兵曹参军。大历初拜左补阙。累迁司封员外郎、知制诰。改中书舍人。约大历十三年出为婺州刺史。建中元年(780)为虢州刺史。三年(782)征拜礼部侍郎。四年(783)知贡举,擢武元衡韦贯之等。授同州刺史,值朱泚叛乱,弃州从德宗于梁州。兴元元年(784)擢兵部侍郎。贞元四年(788)转吏部侍郎。八年(792)卒于位。性通达,善诙谐,喜接后进。与李嘉祐皎然等友善。工诗能文。早年曾得李华奖掖。后与包佶并称包李。贞元四年(788)应制赋诗,与刘太真并列为上等。又曾奉诏撰《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论著甚众,多佚。《全唐诗》存诗十三首,《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31—792

【介绍】:

仲舒,行十七,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礼部侍郎李希言之子。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后历左补阙、知制诰、中书舍人、礼部、兵部、吏部三侍郎。放达蕴藉,有文名,为李华所推知,刘禹锡亦称其诗,与包佶并称“包李”。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3首,又云作者“一作李舒”,而于卷一四、一五重录此郊庙歌辞13章,并云“吏部侍郎李舒撰”。按李舒为荆府长史李元综之子,历官祠部员外郎、度支郎中、工部郎中,未尝任吏部侍郎,李舒当为李纾,乃因纾字仲舒而误。

猜你喜欢

  • 送僧归日本

    【介绍】:钱起作。一作《送僧归日东》。为送日本僧人归国而作。因所送者为日本僧人,又是乘舟远渡重洋回国的。故诗紧扣佛法和渡海二者写意,全用佛家语,将沧海喻法海。日僧佛法精深,故能沧海远航,法舟去轻,水月

  • 窦真人

    【介绍】:唐代道士。名号、生卒年、籍贯不详。居峨眉山为道士。《全唐诗补编》存诗九首。事迹见《还丹诗诀》卷上。

  • 游士藻

    【介绍】:生活于五代末至宋初。曾任晋王记室。《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句。

  • 大风曲

    即《大风歌》。郑情《奉和幸大荐福寺》:“欣承《大风曲》,窃预小童讴。”

  • 刘虚白

    【介绍】: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开成末曾与裴坦同席读书。大中十四年(860)再应试,裴坦以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刘曾于帘前献绝句讽咏二十年前同砚事,是年乃登进士第。后不知所终。性嗜酒疏狂。《全唐诗》收诗

  • 汉官威仪

    东汉光武帝刘秀更始时为司隶校尉,入洛阳为更始帝营造皇宫,当其率僚属入洛阳时,威仪之整饬,使百姓喜不自禁,有老吏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后因以“汉官威仪”用为咏恢复

  • 逃名

    指隐居避世以防声名为世人所知。据《后汉书·法真传》载:东汉法真有德才,恬静寡欲,朝廷屡次征辟,皆逃隐不仕,虽欲逃名,而其声名远播天下。后因以“逃名”为称美高隐之士的典故。孟郊《寄张籍》:“君其隐壮怀,

  • 织女襄

    《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本谓天上的织女每天能织七段锦缎。后因以“织女襄”喻指华美的诗赋文章。韩愈《调张籍》:“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 荷衣

    用荷叶缝制的衣裳。《楚辞·九歌·少司命》描写神人少司命身穿荷衣,后因以“荷衣”代称隐士或处士的衣服。亦用以代指高士。岑参《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亦作“荷裳”。王昌龄《送欧阳

  • 清风朗月

    清凉的风,明朗的月。形容士人独酌之风雅。语本《南史·谢譓传》:“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