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说

张说

【生卒】:667—730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道济,一字说之。祖籍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后徙洛阳(今属河南),遂为洛阳人。张均父。垂拱四年(688)登词标文苑科,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郎。累迁左(一作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长安元年(701)迁内史。擢凤阁舍人。忤旨,流钦州。中宗复位,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睿宗复位,擢中书侍郎。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天二年(713)以决策平太平公主有功,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出为相州刺史。开元四年(716)贬岳州刺史。五年(717),迁荆州长史。九年(721)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三年(725)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十七年(729)复拜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学士。十八年(730)卒,谥文贞。世称张燕公。说敦气节,重然诺,喜奖掖后辈,善用人之长。能文,史称其“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当时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齐名,称“燕许大手笔”。《对词标文苑科策》、《洛州张司马集序》、《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等均为唐文名篇。亦能诗,明胡震亨谓其诗:“率意多拙,但生态不痴。律体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清矫后规。”(《唐音癸签》卷五)贬岳州后,诗情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送梁六自洞庭山》、《蜀道后期》亦为唐诗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说集》三十卷(一作二十卷,然本传及《崇文总目》等均作三十卷)。有宋刻蜀本《张说之集》三十卷传世。明人辑有《张燕公集》二十五卷,另有十卷、八卷本等。《全唐文》存文十三卷,《唐文拾遗》补三篇;《全唐诗》存诗五卷,《全唐诗补编》补四首、断句四句。事迹见唐张九龄《赠太师张公墓志铭并序》,新、旧《唐书》本传。陈祖言有《张说年谱》。

【生卒】:667~730

【介绍】:

字道济,一字说之。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洛阳(今属河南)人。武后时中贤良方正科,累迁至凤阁舍人,因不愿阿附张易之兄弟,忤武后旨,流放钦州。中宗复位,召为兵部员外郎,迁兵部、工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睿宗时官至宰相。玄宗即位,因预诛太平公主有功,任中书令,封燕国公,世称张燕公。后出为相州、岳州刺史、荆州长史。开元九年(721)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授右丞相,迁左丞相。卒谥文贞。说三登相位,为当时文坛领袖,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人称“燕许大手笔”。说诗朴实而具风骨,贬岳州后作品尤佳,人谓“得江山助。”新、旧《唐书》有传。有《张燕公集》传世。《全唐诗》存诗5卷,《全唐诗补编》补诗4首、断句2联、补题1则。

猜你喜欢

  • 孙氏

    【介绍】:唐进士孟昌期之妻,乐安(今山东博兴)人,一作乐昌(今属广东)人。善诗,常代夫作诗。后以才思非妇人之事而焚其所作。《全唐诗》仅存诗3首。

  • 虾蟆精

    传说成精的虾蟆能吃掉月亮。见《史记·龟策列传》。后因以“虾蟆精”为咏月之典。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

  • 烹鲤鱼

    《文选·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鱼”、“烹鲤”、“烹鱼”借指收到亲友来信。多表示问候或思念。苏颋《饯泽州卢使君赴任》:“旧交何以赠,客

  • 通真道人

    【介绍】:姓名不详。唐末以前人。《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王烈

    【介绍】:代宗大历间诗人,曾与崔峒酬唱。《全唐诗》存诗5首。

  • 棘剌情

    晋代画家顾恺之曾仰慕邻家之女,但女子并不钟情他,顾恺之乃以棘刺钉住邻女图像之心,使女子心痛,然后向女子陈情,女子听从后,顾才拔出棘刺。事见《晋书·顾恺之传》。后因以“棘刺情”指男女钟情。吴融《个人三十

  • 愁眉不展

    因忧愁而双眉紧锁不得舒展。亦形容心事重重。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二首》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 令超

    【生卒】:?—890【介绍】:僧人。初住瑞州上蓝山。后在洪州创上蓝禅苑,世称上蓝和尚。卒谥元真大师。《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收其诗谶3则,署名上蓝和尚。《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 炎凉

    ①指气温的冷热。武元衡《独不见》:“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②犹寒暄。谓互相问侯。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尘土满衣何处来,敛于炎凉叙未毕。”

  • 奈河

    佛教传说冥间之河,渡此即为地狱。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三五:“临死度奈河,谁是喽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