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作。宪宗元和二年(807)作于洛阳。时愈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本篇作因有三:一,李翰所著《张巡传》有阙载(按翰《传》今佚);二,时人求全责备,对张、许守睢阳多所责备;三,张、许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攻讦不睦。文前半以议为主,以巡、远守城事实逐一驳斥讥诟者所非议,证据确凿,议论生风,激愤之色,溢于言表,语句之间,“听之有声,扪之有棱”(张裕钊评语)。后半插叙南霁云乞救于贺兰及张巡轶事,皆亲见、亲闻者所言。全文枝节颇繁而不觉散漫,“神气流注,章法浑成”(方苞评语),是愈所谓“气盛言宜”代表性文字。方苞以为:“生气奋动处,不觉与之(指《史记》)相近。”刘大櫆云:“盘屈排奡,锋芒透露,皆韩公本色。”(俱见《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二所引)

猜你喜欢

  • 燕子楼诗三首

    【介绍】:张仲素作。约作于元和十年(815)张任司勋员外郎时。诗咏写燕子楼主人武宁军节度使张惜的爱妾关盼盼事。三首诗分别咏写关盼盼独居的寂寞,甘于守节的情操以及她一任芳华流逝,决不思重操管弦的灰冷痛苦

  • 丸鼓

    汉元帝耽于声乐,尝置鼓殿上,自己于楼上临轩以铜丸击鼓。见《汉书·史丹传》。后用为咏帝王沉湎声色之典。柳宗元《感遇二首》之一:“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徒嗟日沉湎,丸鼓骛奇音。”

  • 边塞诗派选集

    王军、李晔选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为廖仲安主编《唐宋诗词流派选集丛书》之一。本书共选注盛中唐边塞诗人12家的代表性作品105首,计王翰1首,王之涣1首,王昌龄20首,李颀4首,崔颢

  • 李膺

    东汉名臣。字元礼,历官渔阳、蜀郡太守,河南尹、司隶校尉。以刚直清明为世所重。能引用天下名士,俗言士大夫一为李膺所接,便如登龙门,身价倍增。后死于党锢之祸。见《后汉书·李膺传》。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

  • 姚贾

    指唐代诗人姚合、贾岛。二人交往密切,诗风相似,故并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云:“(姚合)与贾岛同时,号‘姚贾’,自成一法。岛难吟,有清冽之风;合易作,皆平澹之气。兴趣俱到,格调少殊。所谓方拙之奥,至巧

  • 宋株

    即守株待兔。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署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参见“守株”。

  • 古剑篇

    【介绍】:郭震作。诗题亦作《宝剑篇》。作者十八岁举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为县尉时,武则天召见,便以此诗呈献,则天览之,大为推赏,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由此可知它当年的身价。诗以龙泉宝剑的故事为发端,而落脚

  • 汾阴行

    【介绍】:李峤作。此篇为长言歌行,艺术内涵异常丰富,其混沌的气象源于汉魏乐府,其曲折柔曼的风姿出于南朝宫体,这两方面的因素经过诗人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诗的上半部分陈叙汉武帝幸临河东的经过,撞

  • 唐诗英华

    ①清顾有孝撰。有孝(1619~1689),字茂伦,吴江(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少时曾游陈子龙之门。明末吴中诗多染钟、谭陋习,而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说之影响尚存。顾氏不满于此,故有是编。全书共二十二卷

  • 剪商

    商,指商纣王。语出《诗·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后用以指推翻暴君,改朝换代。张九龄《奉和圣制幸晋阳宫》:“缅惟剪商后,岂独微禹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