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介绍】:

李商隐重有感颈联。此诗是写甘露之变的。蛟龙,喻文宗。失水,喻失权。鹰隼,皆为猛禽。二句谓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而没有人能象鹰隼搏击长空那样出来打击宦官,挽救危局。纪昀曰:“‘岂有’、‘更无‘,开合相应,上句言无受制之理,下句解受制之故也。揭出大义,压伏一切,此等处是真力量。”(《玉谿生诗说》)

猜你喜欢

  • 移周鼎

    《史记·封禅书》:“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后因以“移周鼎”谓国家销亡。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 张文规

    【介绍】: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张弘靖之子,张彦远之父。历官拾遗、右补阙、温县令、吏部员外郎。开成三年(838)出为安州刺史。官终桂管观察使。《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又2句,《全唐诗补编

  • 刘全白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幼时以诗为李白所知。大历中,为浙西从事,检校大理评事,与皎然、颜真卿等联句。贞元六年(790)由膳部员外郎出为池州刺史,凭吊李白荒坟,因作《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

    【介绍】:翁绶《关山月》诗句。《关山月》本是乐府曲名,此诗变为近体,紧扣此题,借关山之月抒发边塞之愁。这两句诗分别从空间、时间着眼,以月照四海、古今相同来表现边愁之深广无尽。

  • 嶰谷

    昆仑山北谷名。产竹,相传黄帝曾派伶伦取竹于此,以制乐器。虞世南《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介绍】:高适作。一作《自淇涉河途中作》,又作《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二首》。天宝六载(747)夏秋间作者自淇渡黄河归梁宋时,就旅途见闻作此五言组诗。其语言朴实无华,风格高浑古直;或即景抒怀,或怀古伤情,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三载(754)写于轮台。这首送征祝捷之作,先以边境告警,引出大军出征,再由战场的危苦和严寒,归结到对出征将士不辞苦辛、忠勇报国精神的赞扬。全诗韵密调促,极具气势。其中尤以山高雪

  • 和扁

    古代名医和与扁鹊的合称。元稹《蜘蛛三首》之三:“看看长夭绪,和扁欲涟洏。”

  •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介绍】:李白《南奔书怀》诗句。二句以晋朝爱国将领祖逖自比,谓自己从璘完全是为了收复国土,志在报国,决无从乱之意。《晋书·祖逖传》:“(逖)渡江,中流击楫而誓之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险语

    恐吓威胁之语。王梵志《佐吏非台补》:“火急捉将来,险语唯须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