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音统签

唐音统签

总集。明胡震亨编。一千零三十三卷。此编是胡氏自天启五年(1625)起,以十年时间撰成。书名“统签”是因为唐开元间列经、史、子、集为甲、乙、丙、丁四科,每科各置牙签,各科不同,以示区别;胡氏仿其意,亦以签区别初、盛、中、晚唐诗,故名。全编按天干编次,甲签为帝王诗,乙、丙、丁、戊签分别为初、盛、中、晚唐诗,己签五代诗,庚签僧道诗,辛签乐府诗,壬签仙鬼诗,癸签为诗话。各家诗集均有作者小传,编次以诗体为主,间有评骘。规模之大可称空前,因其取材丰富,编次整齐,考订较精,遂成为其后编定《全唐诗》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全编既按作者身份编次,又按初、盛、中、晚作者时代编次,体例交叉,显得不够一致;所录作品包括不具诗歌特点的道家章咒和佛家偈颂,未免贪多致滥;按体编次所造成变动原集编次而失其原貌的问题,也未能妥善解决。此书编成后,癸签首先由金陵刘凤鸣刊刻于清顺治中,甲、乙、丙(现存部分刊本)、戊签刊刻于康熙年间,其余均为抄本。仅存之全编抄本为范希仁抄补本,今藏故宫图书馆。今编入《故宫珍本丛刊》、《续修四库全书》。参“唐音癸签”。

明胡震亨编。有故宫图书馆藏范希仁钞补本。全书以十干为次,甲、乙、戊、癸四签及丙、丁签中一部分有刻本。这部唐五代诗歌总集,甲签收帝王诗,乙丙丁戊四签收初盛中晚四期诗,己签收五代诗,庚签收僧道诗,辛签收乐府诗,壬签收仙鬼诗,癸签收诗话。是书与季振宜《唐诗》都是御定《全唐诗》的主要依据。《全唐诗》于中晚部分,及散佚诗篇、断章残句采取《统签》之成果尤多。近人俞大纲《纪唐音统签》一文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三分册,叙述甚详,可参看。

猜你喜欢

  • 狄归昌

    【介绍】:唐末诗人。曾官左司员外郎、侍郎、御史中丞、尚书左(一作右)丞。与郑谷交善。《全唐诗》存其《题马嵬驿》诗1首,而此诗重见于罗隐名下。

  • 诗人李贺

    周阆风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该书分六章:一、李贺的性格与诗的风格;二、李贺的生平;三、李贺的著作(版本);四、李贺的诗;五、李贺诗的批判;六、李贺年谱。涉及了李贺及其诗歌的方方面面,但疏漏较多

  • 大历诗风

    诗歌风格。唐代宗大历(766—779)时期,安史之乱初平,诗人面对现实而又缺乏盛唐诗人的理想、豪气和激情,注意力多转向个人遭遇和个人感慨,在流连光景、酬和寄献的同时,抒写其闲寂哀婉之情,艺术上追慕六朝

  •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介绍】:杜甫《发秦州》诗句。南州,指同谷,因其在秦州南,故云。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时同谷未遭战乱,故称乐土。问,寻求。二句谓己离秦州去同谷是为

  • 长沙鵩

    见“长沙傅”。

  • 澈上人诗集

    诗集。唐释灵澈撰。灵澈原有《澈上人文集》十卷,是刘禹锡从其近二千首诗中删取三百篇编成。《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灵彻诗集》十卷、《酬唱集》十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未见著录,《宋史·艺文志

  • 危仔昌

    【介绍】: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乾符(874~879)末年从从兄起兵,历刺新、抚、饶、信诸州。后兵败投吴越王,受宾席之礼,遂留居杭州,改姓元。《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诗1首。

  • 左绵

    地名。即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因在涪水之左,故称。杜甫《海棕行》:“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 行滥物

    粗制滥造、掺虚做假之物。王梵志《有德人心下》:“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牢。”

  • 王杨卢骆体

    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诗歌体式。四杰生于初唐诗变之际,他们奋起于宫廷之外,把诗歌由宫廷移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一变绮靡宫廷诗风,促进盛唐之音之形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