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割鸡

割鸡

杀鸡。《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鸡”为咏贤者出任县宰之典。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猜你喜欢

  • 叹短衣

    春秋时卫人宁戚想至齐拜见齐桓公,然而贫穷无以自荐,于是经商,赶牛车而至齐,宿其国都东门外,著短布单衣。齐桓公夜间出游,宁戚正在喂牛,叩击牛角作歌,桓公闻其声知其为贤者,任为客卿。见《吕氏春秋·举难》。

  • 赠学仙者

    【介绍】:王绩作。自古以来,仙隐多半相杂,诗人是一位隐士风度十足的高士,但对求仙生活却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反映他现实的人生观。“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二句透露出寻仙的虚幻,“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二

  •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介绍】:杜审言《大酺》诗句。任,放任,听凭。以雪喻梅,以风衬柳,描写春初梅柳争放的勃勃景象,表达了诗人于大酺(皇帝诏许的全国大聚饮)日放纵豪饮的粗犷情怀。“疑”、“任”二字,形象而真实地写出了醉眼朦

  • 象口

    象形香炉的出烟口。李贺《宫娃歌》:“象口吹香毾㲪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 伯禽鞭

    《礼记·文王世子》:“周公相,践祚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后因以“伯禽鞭”咏其事。白居易《杂感》:“伯禽鞭见血,过失由成王

  • 御史台记

    杂著。一作《御史台记事》。唐韩琬撰。原书十二卷,记唐初至开元五年御史姓名、行事及官制沿革。第八卷为琬著传,九卷以后为右台御史。末有杂说五十七条。所载除御史事迹外,亦有戏笑之言。对武后时之酷吏,颇有揭露

  • 晚鸡

    【介绍】:崔护作。一作秦系诗,又作来鹄诗。诗写有鸡晚啼,而妇人怨之,恐其惊破半夜时好梦。至于妇人梦中所思,唯首句“黯黯岩城罢鼓鼙”暗示之。此诗写思妇怀远,而不直接道出,可谓含蓄蕴藉,深得诗人之旨。

  • 道会

    【生卒】:约580—约649【介绍】:唐代高僧。俗姓史。犍为(今属四川)人。初出家,住益州严远寺。后入长安访经十余年,博究经论史籍。隋大业末还蜀。唐武德年间立寺于隆山县。贞观九年(635)入京,与法琳

  • 椒花颂

    晋刘臻妻陈氏所作新年献词。见《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传》。戴叔伦《二灵寺守岁》:“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亦作“椒花”。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

  • 李涪

    【介绍】:唐代小说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卒年不详。唐宗室。初以《开元礼》及第。僖宗时,曾任河南少尹。乾宁二年(895),为宗正卿,以论王行瑜叛乱事,流放岭南。后官太仆卿。光化初,迁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