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元结

元结

【生卒】:715—772

【介绍】:

唐代诗人。字次山,自号元子、猗犴子、浪士、漫郎、聱叟、漫叟。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少倜傥不羁,十七岁起始折节读书,从宗兄元德秀学。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后又举制科。安史乱起,举家避难于猗犴洞。乾元二年(759),国子司业苏源明荐元结于肃宗,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冬,以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招缉唐、邓、汝、蔡一带义军。因讨史思明有功,进水部员外郎。上元元年(760),吕諲任荆南节度使,调元结充节度判官。吕諲病死,结曾一度代摄节度使事。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幕。宝应元年(762)拜著作郎,乃辞官退隐樊口。广德元年(763),出任道州刺史,因州郡陷贼,至第二年才到任。一年后,因见憎于元载、第五琦而罢官。永泰元年(765),奉命再理道州。大历三年(768),迁容州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四年(769),拜左金吾卫将军,并御史中丞。因母病辞职,守制卜居祁阳之浯溪。七年(772)奉召回长安,因病薨于旅舍,赠礼部侍郎。元结是盛唐著名诗人,他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之诗风,要求诗歌能“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系乐府序》),“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提倡淳古淡泊、质朴自然之诗风。他就箧中所存之沈千运孟云卿等七人诗二十四首,编成《箧中集》,体现自己的诗学宗旨。所作《悯农诗》、《系乐府十二首》、《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诗,开元白诗风,杜甫赞云:“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同元使君舂陵行》)结著述丰硕,有《元子》十卷、《浪说》七篇、《漫说》七篇、《猗犴子》一卷、《元结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并有著录,今已佚,明人有辑本《元次山文集》。《全唐诗》存诗九十九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三首又二句;《全唐文》存文一百三十二篇。事迹见唐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卷三。孙望有《元次山年谱》。

【生卒】:719~772,或谓715生

【介绍】:

字次山,自号元子猗玗子浪士漫郎漫叟聱叟。先世为鲜卑族拓跋氏,到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元。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移居鲁山(今属河南),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安史乱起,避难入猗玗洞。乾元二年(759),授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充任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进水部员外郎,任荆南节度判官,曾一度代摄节度使事。后历任道州、容州刺史,进授容管经略使。后奉召回京,病逝于长安。《新唐书》有传。元结为干才,有政绩,关心民生疾苦,有忧道悯世之心。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称赞他“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诗风朴拙无华,韵味稍逊,对后世影响颇大。编选时人诗为《箧中集》,有《元次山集》行世。《全唐诗》编诗2卷。

猜你喜欢

  • 仪鸾殿

    宫殿名。在东京洛阳。隋炀帝大业间,有野雀飞集宝城朝堂前,有司诈称鸾凤来仪,因于其地建仪鸾殿。李世民有《仪鸾殿早秋》诗。

  • 文标集

    文集。唐卢肇撰。卢肇文集,《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等未见著录;至宋徽宗时,袁州人许衷集其遗文近百篇为《文标集》(因卢墓在文标乡而得名),不久也亡佚。南宋绍兴年间,袁州教授童宗说又辑其遗文,得四

  • 扑抶

    用杖、鞭或竹板打。沈佺期《被弹》:“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 袙腹

    围挂在胸腹部位的贴身小衣,俗称兜肚。段成式《嘲飞卿七首》之四:“见说自能裁袙腹,不知谁更著帩头。”

  • 竭泽

    即竭泽而渔。语出《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 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抒发了作者由眼前景象而触发的兴衰废替之感。首句写玄武湖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次句是想象中六朝一代代亡旗高举的没落景象,两句为第三句明言六朝皆为短命王朝作好了铺垫,末句用有力的反

  • 白衫

    ①唐时便服。亦作丧服用。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病久新乌帽,闲多著白衫。”②犹白衣。古代平民服。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

  • 敦煌本唐集研究

    张锡厚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3月出版。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致力于敦煌唐集研究所获成果的结集,共收专题论文十篇,分别对敦煌遗书中的《王绩集》、《王梵志诗集》、《故陈子昂集》、《高适诗集》、《李白

  • 安鸿渐

    【介绍】:北宋初年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为教坊判官。有才名,时称“洛阳才子”。《全唐诗》误收其《题杨少卿书后》诗1首,列于世次爵里无考作者类。

  • 摇艳

    飘浮;摇荡。李白《折杨柳》:“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温庭筠《黄昙子歌》:“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