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侬
犹言儿郎。泛指人们。卢肇《谪连州书春牛榜子》:“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犹言儿郎。泛指人们。卢肇《谪连州书春牛榜子》:“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介绍】:张说《和尹懋秋夜游㴩湖》诗句。二句从视觉、听觉角度抒写秋夜泛舟时的感受:秋江上洒满寒冷的月光,南归的大雁从高空中飞过;旷野中吹过阵阵寒风,凄凉的猿鸣声从远处传来。与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鹊
原喻指亲密的人,后多喻指钟爱的子女。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怜悯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白居易《哭崔儿》:“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chù)美好的时候;美好的处所。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商山夏木阴寂寂,好处徘徊驻飞锡。”
【介绍】:字庆宗。五代至宋初时道士,住桂林七星山。《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其诗1首,另外《桂林府志》尚存诗2句。
东汉名士郭太受知于李膺,后郭太将还乡,士大夫相送者盈途,李膺独与郭太同舟渡河,岸上之人望见,飘飘有神仙之姿。见《后汉书·郭太传》。后因以“李膺舟”称美友人泛舟。独孤及《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殷帝武乙无道,为革囊,盛血,印而射之,命曰“射天”。春秋宋康王偃亦曾“射天”。见《史记·殷本纪》及《宋微子世家》。后用作犯上作乱或荒淫无道之典。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浪作
【介绍】: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尾联。二句谓(兄弟姊妹)共看明月应该落泪,这一夜思乡心情分在五地的兄弟姊妹都是一
【介绍】:韩愈作。见《驽骥》。
【介绍】:生活于天宝前,余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
山名。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郭璞认为因其山中有九条小溪相似,故称。《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戴叔伦《将至道州寄李使君》:“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