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审言作。《妾薄命》为乐府旧题,旨在反映弃妇不幸的命运,此诗的立意也在于此。首二句以景作为统领。中四句情景互融,进一步写弃妇境遇。末二句通过时序的推移,使弃妇的命运染上了一层更暗淡的色彩,唯
指战国时楚臣申包胥。伍子胥率吴兵攻楚,申包胥赴秦请求援兵,秦不许,申包胥在其庭堂上哭七日七夜,秦得出兵。后用为忠心报国之典。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四:“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参见“哭秦庭”。
【介绍】:见马重绩。
东汉人。灵帝时为大将军。时宦官专权,窦武与陈蕃等人谋诛宦官,事败自杀。见《后汉书·窦武传》。吴融《风雨吟》:“李膺钩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恺之)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因以“啖蔗”喻境况逐渐变好。韩愈《答张彻》:“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介绍】:元和十五年(820)进士第一及第。试前,曾向李翱投卷,翱长女读其诗文,料其必中状头,翱遂以女妻之。后储果中状元。《全唐诗》存诗2首。
西汉东方朔对自己俸禄与侏儒相同甚为不满,曾对汉武帝说侏儒身长三尺余,臣朔身长九尺余,而俸禄一样,则“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事见《汉书·东方朔传》。后因以“侏儒饱”谓世道不平,小人得志贤才受屈之典。
【介绍】:陈羽作。诗人见吴王夫差庙而发兴亡之感,意境迷离,恍然昨日,倏然今日,熔历史与现实为一炉,妙合无垠,诚为咏史诗中精品。
唐代李百药、谢偃同为唐太宗时人,李百药工为五言诗,谢偃善作赋,有名于世,时人称为“李诗谢赋”。见《旧唐书·谢偃传》。
【生卒】:571—639【介绍】:唐代诗人。字叔玠。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原为乌丸氏,曾祖神念自魏奔梁,改姓王氏。仕隋为奉礼郎。入唐,初为太子舍人,因事流于巂州。太宗知其才,召为谏议大夫。贞观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