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郝经

郝经

【生卒】:1223—1275

【介绍】:

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生卒】:1223——1275

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金亡后徙居顺天(今北京)。家贫。居五年,为守帅张柔贾辅所知,延为上客。二家藏书卷,他博览无不通。1252年被忽必烈所召,条陈数十事,遂留居王府。从忽必烈征宋至濮,进七道议七千余言。又进《东师议》,详述灭宋方略。宪宗蒙哥死后,他力劝忽必烈与宋和议,迎蒙哥灵舆,收皇帝玺,北上争位。忽必烈即位后以国信使出使宋践约,并上奏便宜十六事。途中为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历经十六年才得释,未久,病死。被扣留期间,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书法》、《玉衡贞观》等书及文集,共数百卷。


【生卒】:1223—1275

【介绍】:

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生卒】:1223——1275

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金亡后徙居顺天(今北京)。家贫。居五年,为守帅张柔贾辅所知,延为上客。二家藏书卷,他博览无不通。1252年被忽必烈所召,条陈数十事,遂留居王府。从忽必烈征宋至濮,进七道议七千余言。又进《东师议》,详述灭宋方略。宪宗蒙哥死后,他力劝忽必烈与宋和议,迎蒙哥灵舆,收皇帝玺,北上争位。忽必烈即位后以国信使出使宋践约,并上奏便宜十六事。途中为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历经十六年才得释,未久,病死。被扣留期间,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书法》、《玉衡贞观》等书及文集,共数百卷。


【生卒】:1223—1275

【介绍】:

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猜你喜欢

  • 夏神宗

    【生卒】:1162—1226【介绍】:即李遵项。西夏皇帝。桓宗天庆十年进士第。袭封齐王。襄宗皇建二年,废襄宗自立。在位时求为蒙古附庸不可得。遣使赴宋,欲与共图金人,亦无所获。光定十三年,传位于子李德旺

  • 陆云

    【生卒】:262-303字士龙,陆机弟。吴灭,随兄机入洛阳,为太子舍人。出为浚仪令,所在赏罚严明。“八王之乱”中,与兄依附成都王颖。陆机兵败被杀,受牵连被捕囚禁,死于狱中。博学有才气,与陆机齐名,时称

  • 尹沖

    南朝宋时人,祖籍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初为后秦吏部郎,后南归宋,授征虏司马、南广平太守。元嘉七年(430)文帝北伐,以其为司州刺史,戍虎牢。虎牢为北魏攻陷,他抗拒不降,投堑自杀。宋追赠前将军。

  • 柳庆宗

    【介绍】:南朝宋河东解人。柳元景长子。高祖世迁居襄阳。有干才而性情怪异。宋孝武帝命元景送回襄阳,道中赐死。

  • 朱由栩

    光宗第六子。封湘王。早死。

  • 吴嘉胤

    【生卒】:?—1645【介绍】: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绳如。天启举人。南明弘光时官户部主事,奉使出都。闻清兵破南京,还谒方孝孺祠,从容自缢死。

  • 牛师韩

    【生卒】:?——1895安徽涡阳人。咸丰中,从父在乡治办团练,抗击太平军、捻军,称“牛家团练营”。后投隶安徽官军,转战安徽、山东、河南、直隶诸省,先后赐勇号“信勇”、“达春”;累官至提督。光绪中,历任

  • 毛士龙

    【生卒】:1576——1629字伯高,宜兴(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杭州推官。熹宗即位,升刑科给事中。天启初疏论“三案”,得罪魏忠贤,忠贤令张讷弹劾他,被削籍。又牵连到汪文言狱词

  • 张万岁

    【介绍】:唐人。官太仆少卿。以善养马著称。自太宗贞观初开始养马三千匹,至高宗麟德间,约四十年,繁育至七十万六千匹。

  • 僧怀丙

    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真定境内构木为浮图十三级,其势孤绝。后中级大柱坏,向西北倾斜,工匠无能为力。怀丙度短长,制成柱,由众工匠扶持,以一匠从,拆换坏柱,不闻斧凿声。赵州洨河凿石为桥,镕铁贯其中。自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