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瑜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1235【介绍】:宋邛州蒲江人,字南叔,号缩斋。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真德秀一见,以国士期之。调成都尉,转九陇丞。制置使崔与之闻其名,辟为本司干办公事。持论不阿,忧世甚切。元兵入蜀,辟通判沔
江州德化(今江西九江)人。八世同居,长幼七百八十一口。太平兴国七年(982),朝廷下诏在其所居门闾树旗给予表彰,淳化二年(991),本州上奏,陈祚家春夏常乏食,下诏岁贷米千斛以赈济。【介绍】:宋江州德
【生卒】:510—528【介绍】:即元诩。北魏皇帝。鲜卑族。宣武帝第二子。即位时年六岁,由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辅政。旋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幸清河王元怿。领军元叉等杀怿,幽太后。孝明帝孝昌初太后复临朝摄
【介绍】:宋泉州晋江人,字伯安。梁克家子。博亲师友,讲学不倦。以父任补官,累迁通判福州。曾著《论语集解》进上,进官一秩。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字景山。能诗。玄宗开元中,官卫州司马。天宝中,李林甫掎摭阴事以陷皇太子,昆吾以从兄有邻女为太子良娣,亦遭倾陷。六载,自中部郡太守贬为郡司马。
【生卒】:772—842【介绍】:唐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字梦得。德宗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史,以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裴度荐为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介绍】:西汉末人。王莽时为中黄门,领长安市买,贱取于民,民甚患之。业以省费为功,赐爵附城。莽闻城中饥馑,以问业。业市所卖粱饭肉羹示莽曰:“民食咸如此。”莽信之。
【介绍】:元道士,号云东。邹复元弟。善画梅,能诗。得华光老人不传之妙。
【介绍】:明河南禹州人,字文庆。天资颖慧,读书过目成诵。隐居不仕,自号箕山遁夫。
【生卒】:?—1402【介绍】:明福建龙溪人。诸生。成祖登极诏至,从教授陈思贤于明伦堂设建文帝位而哭,遂被执送京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