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萧渊明

萧渊明

南朝梁人,字靖通,祖籍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梁宗室。封贞阳侯。太清元年(547)为豫州刺史,都督诸军北伐,至吕梁兵败,为东魏所俘,授以散骑常侍。及西魏破江陵,北齐乃送渊明至建康,立为帝。陈霸先立敬帝,降号为建安王。旋病卒,北齐追谥为闵皇帝。


【生卒】:?—556

【介绍】:

名或作明。南朝梁南兰陵中都里人,字靖通。萧朗弟。封贞阳侯。梁武帝太清元年,为豫州刺史。明年,为都督率师北伐,军败被俘。元帝承圣末,北齐强盛,立渊明为梁帝,送之南还。梁将王僧辩惧,迎入建康即位。陈霸先寻袭杀僧辩,黜渊明为太傅、建安王。明年齐人征渊明,疽发背死。北齐追谥闵皇帝。


【生卒】:?—556

【介绍】:

名或作明。南朝梁南兰陵中都里人,字靖通。萧朗弟。封贞阳侯。梁武帝太清元年,为豫州刺史。明年,为都督率师北伐,军败被俘。元帝承圣末,北齐强盛,立渊明为梁帝,送之南还。梁将王僧辩惧,迎入建康即位。陈霸先寻袭杀僧辩,黜渊明为太傅、建安王。明年齐人征渊明,疽发背死。北齐追谥闵皇帝。


【生卒】:?—556

【介绍】:

名或作明。南朝梁南兰陵中都里人,字靖通。萧朗弟。封贞阳侯。梁武帝太清元年,为豫州刺史。明年,为都督率师北伐,军败被俘。元帝承圣末,北齐强盛,立渊明为梁帝,送之南还。梁将王僧辩惧,迎入建康即位。陈霸先寻袭杀僧辩,黜渊明为太傅、建安王。明年齐人征渊明,疽发背死。北齐追谥闵皇帝。


猜你喜欢

  • 韩康子

    名虎。韩贞子曾孙。其父为韩庄子(韩庚)。在位期间,和赵襄子(无恤)、魏桓子(驹)共败智伯(荀瑶),分其地。韩、魏、赵三家疆域更加扩大,胜于一般诸侯。【介绍】:战国时韩国国君,名虔。与赵襄子、魏桓子共攻

  • 童伯羽

    【介绍】:宋建宁瓯宁人,字飞卿,一作蜚卿。沉默寡言,师事朱熹,不求仕进。熹名其堂曰“敬义”,人称敬义先生。有《孝经衍义》、《五经训解》、《四书集成》、《性理发微》等。

  • 东明

    【介绍】:东汉索离国人。索离国王侍儿所生。善射,传王忌其猛,欲杀之,乃奔走,南至掩水,以弓击水,鱼鳖皆聚浮水上,乘之得渡,因至夫馀而王之。光武时遣使奉贡。

  • 伊陟

    伊尹之子。商王太戊用以为相,劝谏太戊改革政治弊端,使商朝国势复兴。【介绍】:商代人。伊尹子。太戊时为相。亳有桑谷共生于廷,一夕暴长,陟以为帝政有缺,劝之修德,帝从其言而进德,桑谷枯死。殷复兴,诸侯归之

  • 李瓘

    【生卒】:?-747素节子。初坐父事长禁雷州。神龙时封嗣许王。后官秘书监、守太子詹事。(,参见《新唐书》)

  • 何士阀

    安徽南陵人。为争祖母墓地构讼,不得正直,愤而触石碑死。称义士。【介绍】:清安徽南陵人。祖母墓为人破坏,告官未得解决,悲愤撞墓碑死。

  • 侯叔献

    【生卒】:1023—1076【介绍】:宋抚州宜黄人,字景仁。仁宗庆历间进士。神宗熙宁初行新法,被遣行诸路相度农田水利、税赋科率、徭役利害。为秘书丞,建言引汴灌田,诏以提举开封府界常平行之。又倡引汴水淤

  • 金德瑛

    【生卒】:1701——1762字汝白。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初年进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乾隆中,先后督学江西、山东、顺天,得乾隆帝信任。屡上疏言时政,多被采纳。乾隆二十七年卒。【生

  • 富宁安

    【生卒】:?—1728【介绍】:清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阿兰泰子。自侍卫历官正黄旗汉军都统,改左都御史,迁吏部尚书。康熙末,以靖逆将军率兵驻巴里坤,击策妄阿喇布坦。世宗即位,授武英殿大学士,仍管军务,

  • 殷琰

    【生卒】:415—473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北)人。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累迁至豫州刺史。宋明帝时,晋安王刘子勋反,他为部属所挟,起兵响应,坚守城池近一年,晋安王失败,始降。后复官至少府,后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