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褒

王褒

字中美,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为长沙学官,迁永丰知县。永乐中,与修《永乐大典》,升汉王府纪善。


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七岁能文。博综文史,工于草隶。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召至江陵,为左仆射。劝帝还建康,未准。随帝降西魏。宇文泰称为舅氏,位仪同三司。周明帝、武帝引置左右,论诗讲玄学,皆敬其才学。建德时,常参议朝政,书写诏令。为太子少保,出为宜州刺史。(,参见《梁书》,《北史》,《南史》)


字子渊,西汉蜀(郡治今成都)人。以辞赋著称。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召见,使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以颂汉德,后传之于京师,为宣帝所闻,被征召擢为谏大夫。又侍太子,作《甘泉》、《洞箫颂》。后宣帝使往益州祭祀,死于道。


【生卒】:?—1416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中美。博极群书,少有诗名。洪武中领应天乡荐,历长沙学官、永丰知县。永乐中与修《大典》,擢汉王府纪善,好汲引士类。工诗文,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然其诗殊乏才情。


【介绍】:

北周琅邪临沂人,字子渊。王规子。博览史传,尤工属文。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时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随梁元帝降西魏,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入北周,为内史中大夫、小司空。明帝好文学,以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武帝亦重之。官至宜州刺史,卒年六十四。有《王司空集》辑本。


【介绍】:

西汉犍为资中人,字子渊。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请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等诗,荐褒有轶才。为《圣主得贤臣颂》,擢为谏大夫,后遣祀益州神,死于途。褒以辞赋著称,有《甘泉宫颂》、《洞箫赋》等。


字子渊,西汉蜀(郡治今成都)人。以辞赋著称。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召见,使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以颂汉德,后传之于京师,为宣帝所闻,被征召擢为谏大夫。又侍太子,作《甘泉》、《洞箫颂》。后宣帝使往益州祭祀,死于道。


猜你喜欢

  • 刘义宣

    【生卒】:415—454宋武帝刘裕子。文帝时封竟陵王,改封南谯王,孝武帝时又改封南郡王。历任徐州、兖州、江州、荆州刺史。刘劭弑文帝,首先起兵讨伐。孝武帝即位,进位丞相。潜有异志,孝建元年(454),与

  • 饶娥

    字琼真,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年十四时,父渔于江,遇风涛,舟覆而殁。娥哭于水滨,三日不食,亦死。柳宗元为彰其事迹,曾为之立碑。

  • 金望欣

    【介绍】:清安徽全椒人,字禺谷,号秋士。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后考选,以知县分发甘肃。工诗文,精天文算学。有《春秋五纪》、《周易汉唐古义》、清惠堂诗文词赋各集。

  • 黄绍

    【介绍】:元临川人,字仲先。顺帝至正八年进士,为靖安县尹。红巾军逼县境,出城求援,道阻绝,乃赴龙兴。后谋夺回县城,行至建昌,与红巾军遭遇,战死。

  • 陶窳

    【生卒】:1657—1719【介绍】:清湖南巴陵人,原名懋龄,字甄夫,号楚江陶者。晚居南京。初随父至云南,父死,携幼弟徒步六千里归楚。工诗文,精书画,能篆刻。

  • 张进

    【生卒】:?—1232【介绍】:金元间霸州保定人。金末聚众成军。宣宗兴定元年,受金政府招降。历官元帅左监军。四年封北平公。以水寨地险,坚守信安十余年。蒙古窝阔台汗四年,降蒙古,任为征行万户。奉命攻徐州

  • 张杞

    【介绍】:明湖广黄陂人,字迂公。有《和花间词》。

  • 法诜

    【生卒】:718—778【介绍】:唐僧。俗姓孙。年十五辞亲从师。尝梦乘大艑直截沧溟,自此经义不思而得。初居钱塘天竺寺,盛阐《华严经》。代宗大历时,居常州龙兴寺。前后讲大经十遍。有《仪记》。

  • 吴应宾

    【介绍】:明安庆府桐城人,字客卿,一字尚之。万历十四年进士。授编修。以目疾告归。居乡四十载,闭户著述,深于性命之旨。天启中以理学召,因病不赴,加左春坊。门人私谥宗一先生。有《学易斋集》等。

  • 孔若思

    【生卒】:?-729绍安孙。举明经。中宗时拜给事中,多参议朝政。历汝州刺史、太子右谕德,封梁郡公。(190上/4983,参见《新唐书》)【生卒】:?—719或729【介绍】:唐越州山阴人。孔绍安孙。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