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禹偁

王禹偁

【生卒】:954——1001

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世务农。太平兴国进士。端拱初,召试,擢直史馆。朝廷访询边事,献《御戎十策》,受嘉奖。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坐事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995),入为翰林学士,坐讪谤,罢知滁州。真宗即位,上疏论五事:谨边防,通盟好;减冗兵,并冗吏;沙汰僧尼,四民无耗;严加选举,入官不滥;亲大臣、远小人。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九岁能文,后有诗名,著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及诗三卷等。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猜你喜欢

  • 刘龟年

    【生卒】:?—1178【介绍】: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且老。刘放曾孙。孝宗时知武陵,息讼均赋,治事宽严有则。秩满造朝,不谒政府而归。

  • 刘仁实

    弘基子,袭父封,官至左典戎卫郎将。(,参见《新唐书》)

  • 夏父弗忌

    【介绍】:一作夏父不忌。春秋时鲁国人。文公时为宗伯。文公二年,祀于太庙。升僖公之位于闵公之上,且以为明顺。按当时礼制,被认为逆祀失礼。

  • 祁韵士

    【生卒】:1751—1815【介绍】:清山西寿阳人,字鹤皋,一字谐庭。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寻释还。喜治史,尤熟于疆域山川形胜及古人爵里名氏。有《藩部要略》、《西陲要略》

  • 安德裕

    【生卒】:940—1002【介绍】:宋河南人,字益之,一字师皋。安重荣子。太祖开宝二年进士。初重荣败,其军校秦习匿而养之,因姓秦氏。孩提时即喜笔砚,及就学,遂博贯文史,精于礼传。习卒,行三年丧,乃还本

  • 宇文节

    融祖。贞观中为尚书右丞,以熟悉法令、善理事务而受人称道。永徽初,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代于志宁为侍中。坐事流放桂州时卒。(,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河南人,字大礼。太宗贞观间,累任吏部员外

  • 察罕

    【生卒】:?—1255【介绍】:元唐兀人,初名益德,西夏臣曲也怯律子。与母为嫡母所逐。成吉思汗出猎得之,赐姓蒙古。从破金兵于野狐岭。又从西征、灭夏之役,诸将议屠中兴,察罕力谏止之。从窝阔台汗攻河南,灭

  • 郑子聃

    【生卒】:1126——1180字景纯,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人,郑宏子。博学,善词赋文章。天德间,中进士第三,除赞皇令,入为书画直长。正隆间,复试第一,除翰林修撰。历沂州防御使、吏部侍郎,累迁翰侍讲学

  • 高翔

    朝邑(今陕西华阴北)人。洪武中,任监察御史。建文时,致力于兵事。成祖闻知其名,召至欲用。他丧服入见,出言不逊,被灭族。【介绍】:明陕西朝邑人。有文学,矜名节。洪武中,以明经征为监察御史。建文时,戮力兵

  • 杜韦娘

    【介绍】:唐妓女。刘禹锡过扬州,杜鸿渐尝设宴命妓侍酒,禹锡有诗云:“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