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纾

李纾

【介绍】:

五代时人。仕南汉。刘时为谏议大夫。雅有风采,文辞占对,观者倾竦。会宰相赵光裔言楚本婚姻之国,不可忘旧好,且荐纾为使。乃遣纾奉使于楚,遂复二国之好。虽谋出光裔,而纾实有以成之。


【介绍】:

唐陇西狄道人,字仲舒。李希言子。性通达,善恢谐,以放达蕴藉称。初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改中书舍人。德宗时,由礼部侍郎选为同州刺史,擢兵部侍郎、高邑伯。进吏部侍郎,年六十二卒,赠礼部尚书。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论撰甚多。


字仲舒。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时任礼部侍郎,德宗朝历任兵部侍郎,兼知选事。他通脱诙谐,好交接后辈,宽和有涵容。(,参见《新唐书》)


【生卒】:?-834

本名浼,顺宗子。始授秘书监,封弘农郡王,贞元时改封莒王。(,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陇西狄道人,字仲舒。李希言子。性通达,善恢谐,以放达蕴藉称。初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改中书舍人。德宗时,由礼部侍郎选为同州刺史,擢兵部侍郎、高邑伯。进吏部侍郎,年六十二卒,赠礼部尚书。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论撰甚多。


猜你喜欢

  • 胡敬辰

    【介绍】:明浙江馀姚人,字直卿。天启二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录事。有《檀雪斋集》。

  • 晋废帝

    【生卒】:342-386即司马奕,字延龄,丕同母弟。穆帝升平中封琅邪王。兴宁三年(365),以琅邪王即帝位,改元太和。为帝时期,桓温掌权。太和四年(369),温伐燕失败。太和六年,被桓温废为东海王,后

  • 张曜孙

    【生卒】:1808—1863【介绍】:清江苏阳湖人,字仲远,号昇甫,晚号复生。张惠言侄。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至湖北道员。未仕前以家贫,即以医为业。为官能胜繁剧。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产孕集》。

  • 术甲臣嘉

    【生卒】:?——1222北京路猛安人。袭父谋克。泰和间,随完颜纲伐宋,迁同知通州军州事。贞祐间,救集宁有功,迁河南统军判官。兴定元年(1217),行枢密院于寿州,由寿、泗渡淮伐宋。破宋兵于渐湖滩;夷平

  • 焦循

    【生卒】:1763——1820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举人。《易》学世家。于经、史、历算、声音、训诂诸学皆有研究。著有《易通释》二十卷,《孟子正义》三十卷,《六经补疏》二十卷,《周易王注补疏

  • 赵禹

    【生卒】:?—约前100【介绍】:西汉扶风斄人。武帝时,以刀笔吏累迁为御史、廷尉。治狱严峻,与张汤共定律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后免官,复为廷尉,以廉傲称,绝请托,无食客。后以年老,徙为燕相。数

  • 石光霁

    字仲濂,泰州(今属江苏)人。张以宁门生,洪武中,因懂经被推举,授国子学正,升博士,著有《春秋钩玄》。【介绍】:元明间扬州府泰州人,字仲濂。元末从学于张以宁,专精授《春秋》之学。洪武十年以明经举,授国子

  • 赵善括

    【介绍】:宋宗室,居隆兴,字无咎,号应斋。第进士。为常熟令。官至岳州漕帅佐。工诗词,与辛弃疾酬唱,词风亦近。有《应斋杂著》。

  • 常爽

    字仕明,河内温(今属河南)人。居凉州。博闻强记,通经史。太武帝时归魏,拜宣威将军。在代京置馆教贵族子弟。授徒七百余人,教授有法;为崔浩等赞赏。撰《六经略注》。不事王侯,教授经典二十余年,人称“儒林先生

  • 陈鹤龄

    【生卒】:?—1726【介绍】:清直隶安州人,字鸣九。陈浵子。康熙二十三年举人。授正定县教谕,迁顺天府教授。治理学,从学者甚众。私谥懿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