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好文

李好文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字惟中,大名东明(今属山东)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第,为大名路濬州判官。泰定四年(1327)升太常博士。编纂《太常集礼》五十卷。任监察御史,上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后以翰林学士兼谕德编《端本堂经训要义》。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总共一百零六篇。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的治乱兴废,编成《大宝录》。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恶之事,编《大宝龟鉴》。升翰林学士承旨。后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 李谌

    德宗子。大历时封通王,授开府仪同三司,曾遥领宣武军、河东节度二大使。(,参见《新唐书》)

  • 陈锡爵

    【生卒】:1578—?【介绍】:明广东南海人,字儒修。万历二十五年举人。授光州知州,转永昌府同知。云南土知州段进忠据险反抗,锡爵密陈方略,缚进忠,于其地改设流官。寻辞归,时年未满五十。有《微观阁集》。

  • 赵世选

    【生卒】:?——1636和州训导。“贼”陷城,不屈死。赠国子学录。

  • 刘昶

    【介绍】:东晋沛国济阴人,字公荣。性嗜酒,常与人终日共饮。通达自适。阮籍尝与王戎饮,昶在座,而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有知人之鉴,官至兖州刺史。

  • 秦宫

    【介绍】:东汉人。梁冀监奴。官至太仓令。得出入冀妻孙寿所,因与私通。宫内外兼宠,威权大震。

  • 耶律玦

    【介绍】:辽人,契丹遥辇氏后,字吾展。兴宗重熙初召修国史,补符宝郎,累迁南面林牙。秦国王为辽兴军节度使,以玦同知使事,多所匡正,及为西京留守,请玦为佐。后以酒疾卒。

  • 无名

    【生卒】:722—793【介绍】:唐僧。河南洛阳人,俗姓高。年二十八,投师习学,住洛阳同德寺。精律典,复归信禅宗,从荷泽神会付授心印。后志历四方,周游天下名山。德宗时,将精简僧尼,无名上表直谏,事遂止

  • 陆昭符

    【介绍】:五代宋初金陵秣陵人,初名匡符,避宋太祖讳改。南唐李璟保大间,官常州刺史,有善政。后授进奏使,出使居汴。入宋,久不得调而卒。

  • 石家绍

    【生卒】:1792——1839字瑶辰。山西翼城人。初以拔贡生充壶关县教谕。道光二年(1822)成进士,授江西龙门知县,历上饶、南昌、大庾、新城、新建诸县至铜鼓营同知。所至皆得民心,尽心职事,曾连夜理讼

  • 刘绚

    字质夫,常山(今属浙江)人。以荫为寿安主簿、长子令。元祐初,韩维荐为京兆府教授,迁太学博士,卒于官。他刻苦读书,通晓《春秋》。【生卒】:1045—1087【介绍】:宋河南人,祖籍常山,字质夫。以荫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