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宣宗

明宣宗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生卒】:1399——1435

即朱瞻基。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仁宗长子。英气满面,智识过人。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从此成祖巡幸征讨皆随从。仁宗为太子时,失爱于成祖。其危而复安,多赖他之力。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皇帝位。年号宣德。为政平允,社会安定,法纪严明。百姓乐业,国库充余。明朝至此历六十年,民气渐舒,有治平之象。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猜你喜欢

  • 刘献之

    【介绍】:北魏博陵饶阳人。雅好《诗》、《春秋》,为学以德行为首,时海内诸生凡于五经大义有所疑滞,咸决于献之。其门徒数百,皆通经之士。孝文帝至中山,征典内校书,因辞。有《三礼大义》、《三传略例》等。

  • 刘清泰

    【生卒】:?—1665【介绍】:清辽阳人,隶正红旗汉军,初名朝卿。顺治间官至闽浙总督。以郑成功陷漳、泉事夺官。康熙初再起,官至河南总督。

  • 李峻

    字珍之,梁国蒙县(今河南商丘)人。文成帝李皇后兄。知妹为皇后,由宋奔魏。位至太宰。(83上/1824)

  • 马武

    【生卒】:?-61字子涨,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人。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后从刘秀平定河北有功,官拜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又拜捕虏将军,击败庞萌。明帝时曾率大军击败羌胡。为光武二十八将之一。

  • 伊尔登

    【生卒】:1596—1663【介绍】:清满洲镶白旗人。额亦都子。努尔哈赤时为侍卫,屡从攻战。太宗初列十六大臣之一,任本旗都统,以忤诸贝勒罢。崇德间从攻锦州、松山,以力战受重赏。官至议政大臣兼内大臣。封

  • 安如山

    【介绍】:宋广汉人,字汝止。善击剑,能左右射。理宗端平中,安抚曹友闻辟掌书记,不起。及友闻战死,如山往收其骨。老于会稽。

  • 王纬

    【生卒】:728-798字文卿,太原(今属山西)人。举明经,又书判入第,授长安尉。后官至检校工部尚书。性勤俭,历官清洁,而伤于苛碎,还喜用削刻之吏。(,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并州太原人,字文卿。

  • 李东阳

    【生卒】:1447——1516字宾之,茶陵(今属湖南)人。以戍籍居住北京。帝两次召讲《尚书》大义,合帝意,命入京学。天顺进士。任编修、太子讲官。弘治中,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修《宪宗实录》。条摘

  • 虞公

    【介绍】:春秋时虞国国君。晋献公十九年,晋人以良马、佳璧赠虞,借道攻虢,虞公贪而许之。虞臣宫之奇谏,虞公不听。晋灭虢,还师,袭灭虞。

  • 帝外壬

    【介绍】:商代国君。中丁弟。继中丁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