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辛
【介绍】:
战国时楚国人。事楚襄王。以王淫逸侈靡,国危而谏。王不听,走赵避之。后秦果拔鄢郢,王流掩于城阳。召辛问计。辛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作喻,勉王远小人、勤国政。王乃执珪而授之职,封阳陵君。
【介绍】:
战国时楚国人。事楚襄王。以王淫逸侈靡,国危而谏。王不听,走赵避之。后秦果拔鄢郢,王流掩于城阳。召辛问计。辛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作喻,勉王远小人、勤国政。王乃执珪而授之职,封阳陵君。
【生卒】:?—856【介绍】:唐杭州盐官人,字自然。好经史,攻文学,有道术。遍游天下,多题诗句。后归江南,曾于湖州醉坠雷溪,经日方出。宣宗大中三年至常州,刺史马植邀其相见。又游越、婺等州,有异行,传为
东晋时人,徐湛之父。娶刘裕长女会稽公主,为振威将军、彭城、沛二郡太守。刘裕讨司马休之,使其统军为前锋,于阵战死。追赠中书侍郎。(,参见《南史》)【生卒】:?—414【介绍】:东晋末东海郯人。徐羡之侄。
一作田期。或作田期思。前353年,魏惠王发兵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任他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于桂陵。前342年,魏伐韩,韩求救于齐。次年,他与孙膑奉命率军伐魏救韩,魏命庞涓、太子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陈郡(今河南淮阳)。有孝性,为刘悛广州参军。养一鹄,昌寓病二旬,鹄二旬不食。昌寓亡而鹄飞去。
【介绍】:唐海州人。举神童,补秘书正字。又擢文辞清丽科。授同州司户参军。德宗立,召为翰林学士,起居舍人,知制诰。贞元十年,拜谏议大夫,颇怨望。与窦参相结,谋倾陆贽。德宗恶其诬构,贬为泉州司马,赐死长城
【介绍】:明福建侯官人,字懋宣。博览群书,工诗。以《春秋》授徒,从者甚多。预修郡志,多所裁定。有《闽都纪》。
【生卒】:1855—1914【介绍】:清浙江瑞安人,字叔容,一作叔颂,号缦庵。光绪十六年进士,由编修历官湖北候补道。二十一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曾上疏指出朝政壅蔽之患,在于不通中外之情与上下之情。通训诂
【生卒】:?-842以父荫入仕。太和九年拜相,开成四年罢知政事。在职期间,曾奏请停进士科,校定九经文字、并勒石于太学。他属李德裕派,常遭李宗闵、杨嗣复等排挤抑压。(,参见《新唐书》)
字得之,长垣(今属河南)人。庆历用兵,范仲淹荐为兰田主簿,徙林虑令。为官不扰民,为吏民所爱,时人尊为清官。入为诸王侍讲。英宗即位,拜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神宗立,进龙图阁直学士,出知滑州。以工部侍郎致仕,
【生卒】:1331——1395字止仲,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从徐翁学,精通经史百家言。洪武初,隐居石湖。往京视二子,蓝玉馆居于家。后玉诛,受牵连死。【生卒】:1331—1395【介绍】:元明间苏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