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介绍】:北魏时吐谷浑王。鲜卑族。孝文帝时继度易侯立。冯太后卒,使人告凶,拜命不恭。有司请伐,帝不允,慰抚之。伏连筹乃遣世子朝京师。封西海郡公,吐谷浑王。孝文帝卒,遣使赴哀,尽其诚敬。后日益强富,渐自
【生卒】:1613——1685字鉴躬。浙江嘉兴人。明崇祯进士,官御史。清初,仍原职,历太仆寺少卿,左副都御史至户部侍郎,出任广东布政使。屡上疏言时政,多被采纳。后参加修撰《明史》。著有《倦圃诗集》。【
【生卒】:1812—1864【介绍】:名一作仁正。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堂兄。参加拜上帝会。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封国宗。同治元年封恤王,掌管天王袍服及厨房。天京陷落后,随幼天王出奔,至江西石城被俘,被杀于
公谨子。高宗时以东台舍人兼修国史,撰《后魏书》、《隋书》。卒于怀州长史任上。(,参见《新唐书》)【介绍】:唐魏州繁水人。张公谨子。有史才。高宗龙朔中,历位东台舍人,兼修国史。预修《后魏书》、《北齐书》
宗仁家永平。永平被兵陷,她从夫避于铧子山。后夫妇被虏,行至玉田县,兵欲害夫得己,她便携一女投井而死,时年二十九。
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为盗,事李茂贞,名彦韬,后降于后梁,更名昭图。任耀州节度,尽发境内唐代诸陵。降后唐,郭崇韬称为“劫陵贼”,要杀他,他纳贿刘皇后,庄宗赐姓名为李绍冲。明宗时流放德州,又赐死。(,
【介绍】:唐东海郯县人,字南美。武则天垂拱中,官至礼部尚书,封枝江郡公。
兴定元年(1217),与张甫叛元降金,授中都路经略副使,与张甫合兵攻贾仝,取其地。元光二年(1223),以功由中都南路经略使迁元帅左监军,赐姓完颜。
【生卒】:?—前64即广川戴王。景帝曾孙,广川王刘去兄。刘去以罪自杀国除,后四年,宣帝地节四年(前66),因他为人素正直,曾多次劝谏其弟刘去,复立他为广川王。在位二年死。
【介绍】:三国吴吴郡吴人,字子节。张翰之父。弱冠知名,博闻多识,拜大鸿胪。孙皓宝鼎初,使晋。贾充等并欲傲之,皆不能屈。羊祜、何祯并结缟带之好。道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