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孚
【介绍】:
唐楚州淮阴人,徙居鄱阳。初为道士,后还俗。至京师,谒宰相,有荐于天子,授校书郎。后制举登科,历万年县尉。德宗兴元元年自司封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改谏议大夫。贞元二年,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四年,为中书舍人。未几,卒。中孚有诗名,与卢纶等号大历十才子。
【介绍】:
唐楚州淮阴人,徙居鄱阳。初为道士,后还俗。至京师,谒宰相,有荐于天子,授校书郎。后制举登科,历万年县尉。德宗兴元元年自司封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改谏议大夫。贞元二年,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四年,为中书舍人。未几,卒。中孚有诗名,与卢纶等号大历十才子。
【生卒】:1613—1689【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云客,号一庵。早有文名,顺治十六年始成进士。授惠州长宁知县。珑见县小民贫,以去苛政与民休息为宗旨。被诬劾归。初好佛、道二家,年六十后读明季高
【生卒】:1085—1152【介绍】: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向敏中玄孙。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补承奉郎。宣和间累迁淮南转运判官、京畿转运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与李纲友善,为黄潜善所罢。
【介绍】:清浙江嘉兴人,字海门。乾隆时诸生。善古文,专研理学。年未四十而病卒。有《杨园年谱发明》、《寸碧山堂诗文集》。
【生卒】:?—1703【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初授侍卫,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康熙间偕都统佟国纲等赴尼布楚与俄罗斯议界,定议以额尔古纳河及格尔必齐河为界,订立《尼布楚条约》。后以与废太子胤礽相
【生卒】:370—442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人。博览经籍,善隶书。初为辅国参军。桓玄时为平西将军主簿,参预机要,辞病自免。南朝宋时为新安太守,在郡游山玩水。好黄老之学,又善医术,撰《药方》
【介绍】:元康里人。巙巙子。材质清劭,侍禁廷,起为崇文监丞,擢给事中,迁同佥太常礼仪院事,改崇文太监。
【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稼轩,一字学稼,号石农。熟谙明代稗史。曾以四雪草堂名重订刊行《封神演义》、《隋唐演义》。另有《读史随笔》、《坚瓠集》、《续蟹谱》、《退佳琐录》等。
【生卒】:1240—1321【介绍】: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介绍】: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公幹,小字思道。王羲之孙。历位侍中、大司马长史。龙骧将军司马休之为桓振所败,桢之以御史中丞奏休之失戍免官。桓玄为太尉,朝臣毕集。玄问:“我何如君七叔?”桢之从容答曰:“亡叔
【介绍】:见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