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张敦义

    【介绍】:宋邵武军建宁人,字行可。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授醴陵尉,以清廉称。调衡州司理,平反冤狱甚多。

  • 高拱极

    【介绍】:明云南太和人。举人。弘光元年,沙定洲反,太和县城陷,投池死。

  • 胡友信

    字成之,号思泉。德清(今属浙江)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顺德知县,有惠政。博通经史。史称明代科举最有名者,前有王鏊、唐顺之,后则震川、思泉。卒官。【介绍】:明浙江德清人,字成之,号思泉。隆庆二

  • 刘纯

    【介绍】:明初陕西咸宁人,字宗厚。其父刘橘泉为名医朱震亨弟子,纯承其家学,明于医道,且博学工文辞。曾增续徐用诚《医学折衷》作《玉机微义》。又有《杂病治例》、《伤寒治例》。

  • 刘兼济

    【介绍】:宋开封祥符人,字宝臣。刘平弟。以父荫补三班奉职。任襄州兵马监押,汉江暴涨,亲涉水率众捍城。累迁鄜延路兵马都监,徙知笼竿城。西夏侵边,兼济以千余兵击败其数万众。以兄战没,特授内殿崇班。历知原、

  • 服虔

    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祗,河南荥阳(今属河南)人。灵帝时举孝廉,后迁九江太守。通经学,善作文,作《春秋左氏传解》、《连珠》、《九愤》等。【介绍】:东汉河南荥阳人,初名重,又名祇,字子慎。少入太学受业,善

  • 平宪

    【介绍】:西汉人。平帝时,王莽专政,宪为中郎将。元始四年,莽遣宪多持金币诱说西域羌人豪强良愿等献地属汉,将羌人所居地,置西海郡。

  • 宇文延

    【生卒】:?—约529【介绍】:北魏洛阳人,字庆寿。宇文福子。宣武帝永平中,释褐奉朝请。侍父在瀛州。大乘教民起事,突入州城,延与之力战,福赖以全。孝明帝孝昌中,授假节、建威将军、西道别将,赴援关陇,有

  • 毛泰亨

    【生卒】:?—1402【介绍】:明人。建文朝为吏部侍郎,与张统同事。燕兵入京师,统以建文改官制事被解职,自杀,泰亨惧,亦死。

  • 张芹

    字文林,峡江(今属江西)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御史,抗疏言李东阳不官以平宁夏功进官荫子,帝责备他沽名钓誉,停俸三月。疏救窦明、王思,帝不省。不久出任徽州知府,怕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