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壶

壶

战国时期中山国祭祀礼器。亦称“中山王铜圆壶”。周慎靓王五年(中山王十三年,前316),由中山王下令制作,用以祭祀上帝和祖宗。盖上有两个圆形纽,壶腹为圆球形,有两道平行凸弦纹,通高44.5厘米,腹径32厘米。圆壶圈足上铸有铭文13字,文载制作时间(王十三年)、制器单位(左使车)、制器负责人(啬夫孙固)、制器工匠(工),后又补刻“重一石三百卅九刀之重”几个字。周赧王七年(前308),王死后,其子��在圆壶腹弦纹之间的周壁上刻了一篇悼词,共59行,182字,铭文歌颂先王慈爱贤明,赞扬司马賙平燕内乱的功绩。然后将圆壶、方壶、大鼎等器物同葬于父墓中。1978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1号墓(王墓)中。它是研究中山国历史和文化的珍贵文物。

猜你喜欢

  • 阿布勒班毕特

    ?—约1769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汗。一译阿卜尔嘛密特、阿布尔班必、阿布勒巴木比特、阿布尔玛木比特。※头克汗第三子。原为“左部(中玉兹)汗”。后阿布赉汗势力强大,逐步退居土尔克斯坦城(今哈萨克斯

  • 察洼隆贝

    参见“桑昂曲宗”(1965页)。

  • 蔑儿乞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梅里急、密儿纪、蔑里乞、梅里吉、灭里吉、默而吉、迈而吉、迈礼吉等。辽、金时分布于薛良格河(今色楞格河)下游一带,与森林部落为邻,经济以游牧与狩猎为主,有农业萌芽,部分人信奉聂思

  • 彰愍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监母斡鲁朵”(“监母”意为“遗留”,“斡鲁朵”意为“宫”)。为辽景宗※耶律贤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

  • 和珅

    1750—1799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20,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始进仕途。因聪敏,颇有才干和善奉承,获乾隆帝赏识。由三等侍卫屡擢至总管内务府

  • 淹滞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额璘臣

    见“林沁额叶齐岱青”(1293页)。

  • 先罕木珍

    傣语音译。旧时孟连傣族宣抚司授予拉祜族部落头人(拉祜族称“卡些竜”)的官号。通过他们来统治拉祜族农民和征收各种贡纳。管理若干村社,为辖区政治、经济、军事首领,有权任免原由群众公选的村社头人※“卡些”。

  • 完颜斜哥

    金朝官员。女真族。完颜氏。开国功臣秦王※完颜宗翰孙。累官同知曷苏馆路(治今辽宁复县西北永宁)节度使事。世宗大定元年(1161),任刑部侍郎,充都统,与副统完颜布辉自东京(今辽宁辽阳)先赴中都(今北京)

  • 越里笃国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又作越离覩、斡离都、玩突,《满洲源流考》改作伊覩图,谓乃满语(女真语)“明显”之意。分布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境,今梧桐河会松花江处对岸之万里霍通,中外学者皆认为是该部中心所在。辽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