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龟兹乐

龟兹乐

古代乐名。以源于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故名。后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居胡部之首,称龟兹乐或龟兹伎,是西域音乐的中枢,为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之一。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其乐曲有散曲和大曲两类。散曲又有歌曲、解曲、舞曲3种。也有宣传佛教的乐曲。主要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笙、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等,各一件共15种。该乐对于我国古代音乐有较大影响,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对外传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 率宾故地

    勿吉(靺鞨)族率宾部所居之地。“率宾”之地,始见于《新唐书·渤海传》,言以其地置率宾府。《辽史》称古有率宾国,当为勿吉(靺鞨)族诸部之一。“率宾”本水名,即发源于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太平岭和吉林省东北部盘

  • 扶余县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扶州所辖四县之一(旧有说为仙州属县)。县治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亦有他说:或说为该省四平市西一面城古城;一说在怀德、梨树县一带;旧还有说在今辽宁开原县境或其以北地。辽灭渤海后,部分

  • 出寮舞

    壮族古代舞蹈。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各土州县。盛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土官之家结婚半年后,举行“出寮”典礼,男女表演此舞,故称。舞蹈集体育、杂技、舞蹈于一身。表演者随着音乐节奏,或骑马飞枪,或走球不倒

  • 萧十三

    ?—1079辽道宗时大臣。契丹族。蔑古乃部人。节度使萧铎鲁斡子。史载其性辨黠,善揣人意。清宁年间,任护卫太保。依附权臣耶律乙辛,由宿卫擢殿前副点检。大康三年(1077),为清除专权阻障,向乙辛献计诬陷

  • 山神树故事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和哈尼族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传说。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百姓流亡,有5家傣族和7家哈尼族逃至黑龙潭附近,时一片荒凉,野兽出没,12户人家一起栖于大树上,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两

  • 东平府

    ①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之一。领伊、蒙、沱、黑、比五州。治伊州,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东南临湖村西废墟;亦有多说,即:在该省依兰县附近;在松花江支流呼兰河流域;在兴凯湖以北穆棱河流域,或兴凯湖西岸;

  • 乌厉屈

    ?—前457匈奴将领。呼遫累(匈奴官名)乌厉温敦之子。隶呼韩邪单于,任左大将(官名)。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见匈奴内乱,争战不休,与父率众数万人南附汉,封新城侯(又作信成侯),食邑1600户。四年

  • 宇文忻

    523—586北周、隋朝大臣。字仲乐。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周许国公※宇文贵之子。史称其幼敏慧,善骑射。曾从周齐王宇文宪征突厥,以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后与韦孝宽共镇玉壁(今山西稷山西

  • 乌地也拔勤豆可汗

    唐贞观十年(636),太宗对吐谷浑王诺曷钵之封号。见“诺曷钵”(1954页)。

  • 怨军

    契丹亡国前临时组织的一种军队。北辽时改称“常胜军”。天庆三年(1113),※完颜阿骨打为※女真首领后,女真始兴,迅速壮大,次年,起兵反契丹,攻城占地,连连获胜。五年八月,天祚帝发大军亲征,欲一举灭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