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龙大道

龙大道

1901—193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烈士。又名康庄。贵州锦屏县人。侗族。早年赴天津、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求学。1921年于天津南开大学(一说1923年于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一说1924)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马列主义。1926年回国参加大革命,与周恩来等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任上海总工会经济斗争部部长,参与组织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4月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武汉被捕,越狱后赴杭州、芜湖、安庆等地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0年任上海总工会秘书长,并当选为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1931年1月因叛徒告密,与林育南等人一道被捕遇害。1980年,上海市政府把烈士遗骸移厝“龙华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阿旺工曲尼玛

    1653—1707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六世。又称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博窝噶郎附近之里恰噶多地方。3岁被确认为济龙活佛转世

  • 刀维屏

    1736—1781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绍文长子。乾隆三十二年(1767),缅甸木梳王入侵,其父因懦弱怯敌被革职后,继为宣慰使。三十七年(1772),

  • 恩桂

    ?—1848清宗室。字小山。隶镶蓝旗。爱新觉罗氏。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九迁至内阁学士,兼副都统。十五年(1835),授盛京工部侍郎,召为兵部侍郎,调吏部。因旷文职六班,降内阁学

  • 宣抚司佥事

    官名。元代始置,为宣抚使属员。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六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喔扒时

    傈僳语音译,意为“熊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熊为氏族图腾,将熊作为崇拜对象,忌猎熊。传说远古时有一姑娘上山打柴,遇一大公熊。被吓昏倒于地,待她苏醒后,公熊已变成一英俊青年,

  • 突厥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始见于8世纪突厥文碑铭。初译为“匐”。元时译为别、伯、卑、毕,清时译为伯克、白克。新疆建省前,地方政府仍保留此种官称,自阿奇木伯克及其副职伊沙噶伯克以下,约有职司、名目不同之

  • 马希广

    ?—950五代后汉时期楚王。字德丕。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一作扶沟(今河南扶沟)人。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同母弟。原为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性谨顺,受兄宠爱,受命判内处诸司事。

  • 元乐尚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拓跋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开府元晟次女。年15,被选入宫,拜为贵妃。大象元年(579)七月,立为天右皇后,二年二月,改封天右大皇后。大定元年(581),赟卒,出俗为尼,改名华胜。至

  • 宿石

    ?—471北魏大臣。铁弗匈奴人。夏※赫连勃勃弟文陈曾孙。祖若豆根时始受赐为宿姓。父宿沓干拓跋焘时为虎威将军、汉安男爵、侍御郎。太平真君六年(445),以父在从征柔然时战殁,受命袭爵。初为中散,继拜宣威

  • 苴仁

    明初云南大理领主。白族。大理人。末代大理总管※段明长子。洪武十五年(1382),明将蓝玉,沐英等攻破大理,与大理总帅段世及弟苴义同被俘(一说其父亦在被俘之列)。十六年,兄弟同被押送至明京师(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