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敏和卓

额敏和卓

?—1777

清代新疆吐鲁番郡王。维吾尔族吐鲁番大阿訇尼雅斯和卓子。世居鲁克沁。初隶准噶尔。康熙五十九年(1720),投附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军撤居哈密,以吐鲁番给策妄阿拉布坦,受命辖鲁克沁众,因勤屯田务,获赏。九年(1731),以噶尔丹策零遣兵侵扰鲁克沁,率众三创准噶尔军。十一年(1733),为避准军劫掠,率众8千余徙瓜州,封辅国公。乾隆二十年(1755),率兵300从清军征达瓦齐,晋镇国公。次年,归鲁克沁。领兵400助宁夏将军和起追擒辉特台吉巴雅尔。抵辟展(今鄯善),莽噶里克杀和起,欲胁其叛。拒从,遣使告变,以功封贝子。二十二年(1757),授领队大臣。自陈从户部侍郎阿里衮击阿睦尔撒纳余党,赐贝勒品级。越一年,授参赞大臣,随靖逆将军雅尔哈善往库车讨霍集占。雅尔哈善以罪伏诛后,复从定边将军兆惠赴乌什,招降霍集斯。寻与兆惠等于喀喇乌苏(黑水)为霍集占所困,拒请和。二十四年(1759),布拉呢敦、霍集占逃巴达克山,遣子茂萨至喀什噶尔收粮济军。受命抚叶尔羌(今莎车),封郡王。越一年,图形紫光阁,乾隆帝赞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宜”。二十九年(1764),受命入觐,赐乾清门行走。三十年,随军镇压乌什赖和木图拉起义。未至事平,留驻叶尔羌。越2年,复入觐,赐御前行走。后因讦告噶岱默特事诬不实,被令回原籍。

猜你喜欢

  • 段福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贵族。亦称信苴福。白族。大理人。大理国末代国王※段兴智季父(一作季弟)。宋理宗宝祐二年(元宪宗四年,今昆明),在昆泽(今云南宜良)俘段兴智,大理国灭亡。翌年,与段兴智同被兀良合

  • 西南纪事

    书名。6卷。明郭应聘(字君宾,福建莆田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其在广西镇压少数民族农民革命的活动,其中包括“古田”(今属永福)、“府江”、“怀远”(今三江)、“洛容”(今鹿寨)、“上油”、“边山”等战役

  • 桓都县

    渤海王国置。又作丸都县城(丸与桓音近异译)。为西京鸭渌府桓州附郭县。县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境,具体所指稍有不同,一说在集安镇,或说在西通沟。史称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九都之李”(九为“丸”字之误)

  • 元结

    719—772唐代官员、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猗玗子。河南洛阳人(一说河南鲁山人),鲜卑元氏。北魏宗室后裔,舂陵丞元延祖子。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宝十

  • 於弥氏

    见“嵬名氏”(2220页)。

  • 庄敬和硕公主

    1781—1811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仁宗※顒琰第三女。和裕皇贵妃刘氏生。嘉庆六年(1801)十一月,下嫁蒙古科尔沁郡王齐默特多尔济孙索特纳木多尔济,授其夫御前大臣,赐紫缰。十六年(1811)三

  • 皇朝经世大典

    即“经世大典”(1555页)。

  • 段正严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十六世国王。又名段和誉。白族。大理人。※段正淳子。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父禅位为僧,遂继王位。翌年,改元日新。中元节(七月十五日),大理各方贡金银、罗绮、犀象、珍宝万计

  • 亮噶尔

    ①维吾尔语音译。意为“腰站”,指设于驿路两大站之间的小站。以供过往商民饮水与休息之用。汉民讹呼为“阑干儿”。 ②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水道记》。位于古里峡(古尔恰)西120里,鄂什(奥希)东80里。即

  • 拉卜楞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夏河县大夏河北岸。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扎西旗”。康熙四十八年(1709),第一世嘉木样活佛谢贝多吉应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