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

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高山族人民发动的举世闻名的抗日武装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山区,日本占领时属能高郡辖地(今南投县仁爱乡),共有11个高山族村社,是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番地”的中心之一,能高郡警察课分室即设于此,下置18个警察驻在所,对当地高山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镇压、经济掠压及肆意劳役与侮辱,群情愤激。1930年10月27日,富于斗争传统的雾社地区高山族人民在摩那·罗达奥的组织领导下,趁日本驻当地侵略者每年当天照例在雾社小学广场举行联合运动会之机,发动武装起义。黎明前,罗达奥派人首先偷袭迈勃林场和迈勃警察所,夺取枪枝弹药和粮食,接着派人破坏附近公路、桥梁和通讯设施。上午8时,起义群众冲进运动会场,全歼在场所有日寇,并乘胜袭击附近日本警察所,缴获枪枝180,子弹2万3千多发,控制整个雾社地区。使日本殖民当局大为震惊,命台湾守备司令镰田亲自率领台北、新竹、台南等大批军警从雾社东、南、北三线围攻起义的高山族人民,进行野蛮的炮轰和烧杀。起义群众视死如归,退入深山,坚持抗击日冠,许多高山族妇女为了激励丈夫,使他们无后顾之忧,集体自缢,可歌可泣。日寇一面派飞机狂轰滥炸,一面派人入山诱降,软硬兼施,均无济于事,最后竟然违反国际公法,施放毒气炸弹。起义群众拼死反抗,坚持斗争一月有余,宁死不屈,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日本帝国主义者对高山族人民的暴行,激起全世界人民的强烈愤慨和一致谴责。

猜你喜欢

  • 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

    日本对满洲实行经济掠夺的具体计划。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后,以“借地养民”为幌子,在伪兴安省设立荒务局,并于1939年制订此“要纲”,动员大量日本移民进入“满洲”,使兴安南省、兴安东省、大兴安岭、札兰屯

  • 薛干部

    东晋南北朝时期鲜卑部落名。又作“叱干部”或“叱干氏”。原聚居于三城(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北魏登国六年(391),铁弗匈奴首领刘卫辰败亡后,其部帅太悉伏(他斗伏)率部归降北魏,受到道武帝拓跋珪的安抚。

  • 蒲寿晟

    宋元时回族商人、诗者。祖籍西域,先祖经商至广州。父蒲开宗移家泉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梅州。为人俭约,于民毫无所取。以两瓶井水放在案上,激励自己要象清水一样清廉。州进士杨圭赞其“曾氏井泉千古列

  • 脱脱不花

    1422?—1452明代蒙古可汗。又作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或简称脱脱。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长子。早年随父居东蒙古(鞑靼部)。曾娶兀良哈属部郭尔罗斯首领沙不丹(彻卜登)女为妻,生摩伦台吉。

  • 地拍

    田鼠名。详见“妳捏离”(1550页)。

  •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库玛尔路协领公署

    见“库玛尔路”(1112页)。

  • 辞不失

    亦译“习不失”。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酒醒”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昭祖子完颜乌古出经常酗酒,屡悖其母,其母徒单氏即把乌古出之子命名为辞不失。

  • 万户

    ①吐蕃时的一种军事行政建制。藏语称“khri sde”。约七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吐蕃兵制时建置。统隶于五如(“如”,藏语音,译意为“翼”)及其长官“如本”(翼长)。这种万户多见于河陇吐蕃占领区。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