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哥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属民。※俺答汗孙※把汉那吉的奶公。把汉那吉幼失父母,奉俺答妻命,与妻哺育把汉那吉并充其家仆。隆庆四年(1570),随把汉那吉至大同投明,以护从功受明封为正千户。同年,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和议,在明大同巡抚方逢时等关照下,与把汉那吉等安好返回土默特。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属民。※俺答汗孙※把汉那吉的奶公。把汉那吉幼失父母,奉俺答妻命,与妻哺育把汉那吉并充其家仆。隆庆四年(1570),随把汉那吉至大同投明,以护从功受明封为正千户。同年,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和议,在明大同巡抚方逢时等关照下,与把汉那吉等安好返回土默特。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曾与松潘地方其他长官司一道遣使入朝贡马,赐以钞、币和袭衣等。洪熙元年(1425),其族人阿兀等
古碑铭。又称荔非道庆造像碑。北周保定四年(564)立。原存陕西蒲城县东北20里雷村。《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均有著录。碑云造像者150人,实际可识者122人。其中羌人姓氏雷28,昨和19,屈
亦称京营,即清代京师绿营。掌治安、司缉捕等。初建时,惟有南北两营。顺治十四年(1657),增设中营。康熙三十年(1691),以八旗步军统领(从一品)统辖巡捕三营,全称是提督九门巡捕营步军统领,俗称九门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名杨。天聪五年(1631),从皇太极征明大凌河,继随征锦州,与弟土墨特冲入敌阵,直抵其步营。又同布哈率两固山兵攻锦州,败明追兵,获人畜以归,优授游击世职。九年(1635),赐
见“镇东堂”(2510页)。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中奴隶阶级的一个等级。与另一类奴隶“扬更”相似,亦属于“庸部”。详见“阐”(2105页)。“更”(1048页)、“扬更”(754页)。
旧县名。在今吉林省西北部洮儿河北岸。古东室韦地。明属泰宁卫。清为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牧地。清宣统二年(1910),以该旗北段垦地置镇东县,治南叉干挠,隶洮南府。1947年与赍北县合并为镇赍县。
见“裴满达”(2448页)。
唐代六诏之一邆赕诏主。乌蛮。丰咩之子。父被唐监察御史李知古谋杀后,嗣为王。自称邆赕州刺史。初与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728—748年在位)同伐洱河蛮,据大厘城(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北喜洲)。后遭皮逻阁袭击
明代从事蒙古语文翻译的机构。永乐五年(1407)设置。隶四夷馆。办理明廷下达的敕谕、各地蒙古与明廷往复的奏折以及朝贡活动等翻译事项。清初废置,有《鞑靼馆杂字》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