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克苏办事大臣

阿克苏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阿克苏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阿克苏。三十二年(1767)并归乌什,改置领队大臣。嘉庆二年(1797)复旧制。衙署置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5员、书识5员,分管印房、粮饷及钱局诸事。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同治四年(1865),因城被义军占领自杀,位缺。光绪十年(1884)裁。

猜你喜欢

  • 福州圣人墓

    元代伊斯兰教古墓。全称穆尔菲德先贤古墓。俗称“圣人墓”。地在福建福州西郊象山北坡井边亭村。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亭式建筑,方形、坐北朝南,边长8米,四壁高4.6米。基部为花岗石叠砌,墙身为大块青

  • 牒里得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12宫下均设抹里。牒里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牒里”,又译作“迭里”,“得

  • 赛里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安乐”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宗贤本名赛里,完颜斡鲁之子亦名赛里。

  • 萨尔特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尔特鄂拓克。原为希布察克部一支。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西南伊勒古楚卡伦外,与※察哈尔萨雅克部相邻。主要从事畜牧业。隶喀什噶尔参赞

  • 客列亦惕

    即“克烈”,为复数。参见“克烈”(985页)。

  • 东部裕固语

    我国部分裕固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区,使用人数约有4千。内部比较一致。东部裕固语与在地区上邻近的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的共同性多一些,尤其在语音方面。

  • 斡纳阿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温纳何剌”、“温纳河剌”。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斡纳阿剌为※六院部下之一石烈。《辽史·营卫志》称: “斡

  • 满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曼济。绰罗斯氏。※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小策凌敦多布长子。雍正九年(1731),随父领兵进犯喀尔喀,受命带兵3千攻掠鄂尔海、锡拉乌苏诸地,被击败,集残众自哈布塔克

  • 木不孤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参合陂之战

    北魏与后燕的一次战役。北魏建国后,势力逐渐强大,欲摆脱后燕鲜卑慕容氏的控制,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五月,后燕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8万,自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