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阐教王

阐教王

明朝授予乌思藏必力工瓦地方(今西藏墨竹工卡一带)政教首领的封号。必力工瓦僧即指止贡噶举派僧人。元代,止贡为万户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其地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进献明廷。成祖初,必力工瓦国师端竹监藏遣使入贡。永乐元年(1403),端竹监藏应诏至京师。四年(1406),复遣使入贡,赐其国师大班智达、律师锁南藏卜衣、币。十一年(1413),明廷乃加灌顶慈慧净戒大国师,又封其僧领真巴儿吉监藏为阐教王,赐印诰、彩币。后比年一贡。十二年,奉朝命与※阐化、※赞善、※护教三王及川卜、川藏各地首领一起,开通、修复藏区连结内地的驿站。朝廷中官杨三保、戴兴、侯显等奉命使乌思藏时,皆赐以金币、佛像、法器等。宣德五年(1430),王卒,命其子绰儿加监巴领占袭封爵。不久,绰儿加监巴领占卒,其子领占叭儿结坚参袭王爵,成化四年(1468),明廷定其地三年一贡例。五年,王卒,命其子领占坚参叭儿藏卜袭职。二十年(1484),宪宗令其贡使取道四川、陕西入朝,经有司查验,勘合比号相符,复有王钤印之奏章者,方可进入内地,违者以朝命逮治。后其王皆遵朝旨遣使入贡,往来贸易,迄嘉靖(1522—1566)世,修贡不绝。

猜你喜欢

  • 阿睦尔撒纳

    1723—1757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姓伊克明安。※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遗腹子,后随母博托洛克改嫁辉特部首领伟征和硕齐,遂继父姓。初领准噶尔一昂吉。乾隆十五年(1750),以噶尔丹策零长子喇嘛达尔札

  • 粗巴

    清代西藏错那宗派驻门隅地区的税官。19世纪中叶设置。由宗本委派僧俗各一人,其直接向宗本负责。一般每任3年,亦可连任。无固定薪俸,靠税收、经商和敲榨勒索的丰厚收入生活。派驻“勒粗康”的“粗巴”除征税外,

  • 阿喇斯

    见“阿济斯和卓”(1237页)。

  • 阿喇布坦多尔济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

  • 承安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完颜璟年号。1196—1200,凡5年。

  • 卜只儿

    见“布智儿”(468页)。

  • 麻儿可儿

    见“马可古儿吉思”(185页)。

  • 花江崖壁画

    布依族地区古代崖壁画。位于黔西南花江河北岸。1978年发现。由“马马崖壁画”、“汉元洞壁书壁画”、“牛角井壁画”所组成。画面有人物、飞鸟、房亭、楷书汉字及人骑马、牵马、奔马等图像。时代古朴,民族特点浓

  • 色提巴尔第

    ?—178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色提卜阿勒氐、色提巴勒氐。乌什人。拜城伯克齐里克(齐)子。父死,嗣位,为准噶尔贵族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请内附。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徙居巴里

  • 牂柯蛮

    古族名。一作牂牁蛮。汉至唐代牂柯郡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今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其地原为夜郎国小邑之一。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始置郡。公孙述时,大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为汉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