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又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为※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所创建。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将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的广大地区授与长子术赤为封地。元太宗八年(1236),术赤次子拔都率诸王长子西征,相继征服钦察、不里阿耳等部族,并攻陷大部分斡罗思诸侯城邦。乃马真后称制二年(1243)初,结束西征东返,在伏尔加河下游建都城萨莱城(前苏联阿斯特拉罕附近),建立钦察汗国。疆域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多瑙河,南辖克里木半岛与北高加索,北括北极附近地区。其居民主要为钦察人、不里阿耳人、斡罗思人及蒙古人,从事农牧业经济。萨莱逐渐成为沟通东西的国际性城市,西方使节、商旅东来者多取经过钦察汗国的驿道。拔都将咸海东北地方分与其兄斡儿答,称※白帐汗国;将咸海以北地方分与其弟昔班,称※蓝帐汗国。皆统辖于钦察汗国。别儿哥汗(1257—1266)在位时,又在伏尔加河支流阿赫图巴河畔建新萨莱城,后发展为新都。斡罗思各公国向钦察汗国称藩纳贡,长达200年之久。名义上仍奉元朝皇帝为大汗,接受册封与岁赐,居于宗藩地位。自14世纪起,由于内乱迭起,纷争加剧,国势趋于衰弱。14世纪末,先后受到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顿斯科伊与中亚统治者帖木儿的打击,逐渐分崩离析。1380年,白帐汗脱脱迷失击败钦察汗国操实权者万夫长马买,控制汗国主要疆土,自是,钦察汗皆出自白帐系。15世纪,瓦解为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与阿斯特拉罕汗国。钦察汗国仅辖有限地区,称大帐汗国,1480年,为莫斯科公国所败。1502年,灭亡(世系表见下页)。附录:钦察汗国世系

猜你喜欢

  • 大都留守司

    元代地方官署名。秩正二品。隶中书省。设治所于大兴(今北京)。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置,兼本路都总管府。二十一年,别置大都路都总管治民事。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

  • 胡兰

    ?—164东汉长沙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之一。桂阳(今湖南郴县)人。详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 刘熙

    ?—329十六国时期前赵太子。字义光。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曜子。光初二年(319),立为皇太子。六年,父欲废其而立刘胤,以群臣谏请,作罢。十一年,前赵为后赵石勒所败,父被执杀。次年,与

  • 宮合

    即“合八字”。旧时朝鲜族婚俗。男家求婚时,需把写有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即“四柱”)的红帖送给女家。女家则以男女“四柱”,对照“五行”推算双方的八字是否合适。如认为合适,则答应联姻。

  • 坊里制

    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元制:城市录事司下分设隅、坊二级,隅设职事人员隅正,坊置坊正。农村中分设乡、都二级,

  • 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藏各族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内容主要包括7方面:一、令青海蒙古各部落编旗分佐领,分别游牧,毋相统属。各级王公,分别

  • 石牌制

    过去广西大瑶山和贵州部分瑶族地区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根据参加村落的不同范围分总石牌、大石牌和小石牌,可以包括瑶族不同支系的村民,还可吸收散居当地的汉人参加。石牌头人不由选举产生,由四五个群众公认的自然

  • 武陵郡

    古郡名。西汉高祖(前206—前195在位),置,治所在义陵县(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王莽时称建平。属荆州,辖县十三。为※武陵蛮聚居地。新朝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武陵蛮曾在

  • 达昂

    参见“德昂族”(2520页)。

  • 乌古论德升

    ?—1218金朝大臣。本名六斤。女真族。乌古论氏。益都路(治今山东益都)猛安人。章宗明昌二年(1191)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历任吏部主事、绛阳军节度副使、太常博士、东平治中。卫绍王大安元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