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郑律成

郑律成

1918—1976

作曲家。朝鲜族,郑氏。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市。自小聪明好学。1933年春,绕道日本到上海、南京,入“朝鲜革命干部学校”,主要学军事,业余练唱男高音、钢琴。翌年毕业,留在南京,每周一次赴上海跟著名外籍教授克利诺娃学声乐。1936年春,加入“南京五月文艺社”,经常同田汉等来往。1939年7月在南京结识冼星海。同年9月,由李公朴资助赴延安,10月到达。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创作了《延安颂》、《延水谣》、《保卫大武汉》、《生产谣》、《十月革命进行曲》、《八路军大合唱》等歌曲。1943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同年8月,去太行山任朝鲜军政学校教育长。此间,谱写《朝鲜义勇军进行曲》、《革命歌》等。1945年,经组织批准携夫人丁雪松到朝鲜,任黄道宣传部长。1947年调到平壤任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亲自筹建人民军协奏团并兼任团长,其间谱写了《朝鲜解放进行曲》、《图们江》、《东海渔夫》等大合唱。1950年回国。先后创作《朝鲜人民游击队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歌唱白云山》等30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中国和朝鲜两国军歌。文革期间,抵制“四人帮”,不为四人帮作曲。1976年因脑溢血逝世。

猜你喜欢

  • 阿旺吉甸旺秋查巴

    又作仁蚌阿旺吉查。明末后藏仁蚌地区王子。《萨迦班智达传》作者。成书于明崇祯十二年(藏历十一饶迥之阴土兔年,1639)著于仁蚌波昌。该书以诗体专述萨班幼年、青年学法情况,精通五明之学,特别记载了萨班携八

  • 胡尔沁

    蒙古地区民间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胡尔”即胡琴,或称四胡。因其说唱时用以伴奏,故称。东部蒙古盛行,亦是此派的摇篮。民间艺人经长期演唱,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板腔体音乐,有固定的说唱音乐程序。曲调有

  • 汉官

    又称南面官。契丹王朝对执掌境内汉人(包括渤海人)事务官吏的称呼。契丹建国后,辽太祖晚年征服渤海,太宗时又获燕云十六州,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据《辽史·营卫志》称:“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

  • 搠儿马罕

    蒙古国将领。又译搠里蛮、搠力蛮、绰儿马浑。斡帖格歹氏(一说为雪你惕氏)。初任成吉思汗的火儿赤(佩弓箭侍从)。太祖十四年(1219),随汗西征。十六年,建议成吉思汗进军报达(今巴格达),并统军征之。太宗

  • 元云南行省所辖军民屯田

    元统一全国后,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少数民族地区则兼有控扼之意。其在云南行省,先后置军民屯共达12处。中大理、金齿等处于至元十二年(1275)拘刷漏籍人户置民屯,二十六年(1289)

  • 撒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州源流考》作三岔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今吉林省扶余县西北三岔河流域。

  • 黎弓

    黎族过去狩猎或作战武器之一。南方少数民族多擅长使弩,而黎族却普遍用弓。弓以木或竹制成,箭长3尺,镞长5寸似茨菰叶,其特点是“弓短矢重”。因无羽,射程远不过三四丈,多施近射,但多涂毒于锋镝,中者必死。

  • 秃怀

    见“耶律秃花”(1313页)。

  • 出连虔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岱森保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库雅拉阔绰里氏。以拜唐阿从征缅甸、金川,授蓝翎侍卫,赐号“巴图鲁”。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图形紫光阁,列后五十功臣。四十四年(1779),以护军参领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