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边务大臣

边务大臣

清代官名。全称川、滇边务大臣。英军侵略西藏后,为防其扩张,以固西陲,赵尔丰建议筹办。鉴于以往藏入瞻对,川不能救;英兵侵藏,川不问战的状况,皆边疆不治,川、藏道路中梗所致。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四川总督锡良奏准设置大臣专管,加赵尔丰侍郎衔充任。大臣率部驻巴塘,整理地方,为西藏声援,使川、滇相通,联为一体。职司:改流设官、练兵、招垦、开矿、修路、通商、兴学等诸务。三十三年,颁发边务大臣关防,以重事权。宣统三年(1911),由傅嵩炑代理边务大臣,筹措西康建省事宜,改边务大臣为西康巡抚。

猜你喜欢

  • 炒哈

    见“炒花”(1502页)。

  • 中兴

    ①西燕慕容永年号。386—394年,凡9年。 ②北魏安定王(后废帝)元朗年号。531—532年,凡2年。 ③唐代渤海国成王大华屿年号。794(一说793—794)年,凡数月。 ④唐代南诏孝哀帝舜化贞年

  • 蕃和郡

    地名。西夏重镇之一。夏景宗元昊立国称帝前,于大庆元年(1036)升州郡,以肃州(今甘肃酒泉)为此郡,置宣化府。

  • 西藏日记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

  • 加迭喀桑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又称咱(扎)曲喀娃。意为咱(扎)曲河地方之人。为蒙古尔津、永夏、竹节三部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三部。东界川边石渠县,南界扎武,西界迭达、拉布寺、称多、固察,西北接娘磋,东北抵果洛

  • 象步虎掌

    仫佬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区。由两人对垒,也可以集体竞技。比赛时,先在地上划条“界河”,竞赛双方分立两边,立稳马步,互相贴合双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运力,努

  • 段涉复辰

    ?—318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辰。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兄段务勿尘卒,以兄子段疾陆眷嗣位为辽西公。封广宁公。东晋建武元年(317),与并州刺史刘琨等180人上表司马睿劝进。同年,段疾陆眷弟段匹&

  • 牙兰千户所

    元置。牙兰,一作雅兰。因设于雅兰河(即金代耶懒水,前苏联称塔乌黑河)流域而得名。金代在此曾设耶(押)懒路,后因地瘠,女真猛安户大多迁至恤品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该所千户皂化归附于明。明代为野人

  • 蛤仔兰

    即“噶玛兰”(2500页)。

  • 王岱舆

    约1573—1658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和经师。名涯,以字行,别署“真回老人”。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先祖天方(今阿拉伯)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因朝贡至京(今南京),在钦天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