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嶲羌起义
东汉元初四年(117),赵嶲羌、夷因“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侵犯蛮夷”,卷夷、大牛种封离等夷羌起兵,杀遂久(今云南丽江)令,永昌、益州及蜀郡羌夷响应,众至10余万,破20余县,杀长吏,焚邑郭。诏益州刺史张乔、从事杨竦击之,以诏书告谕3郡,征招武士,破封离军,斩3万余,封离惧,遂斩其同谋渠帅,归降,其余36种亦降附,起义失败。
东汉元初四年(117),赵嶲羌、夷因“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侵犯蛮夷”,卷夷、大牛种封离等夷羌起兵,杀遂久(今云南丽江)令,永昌、益州及蜀郡羌夷响应,众至10余万,破20余县,杀长吏,焚邑郭。诏益州刺史张乔、从事杨竦击之,以诏书告谕3郡,征招武士,破封离军,斩3万余,封离惧,遂斩其同谋渠帅,归降,其余36种亦降附,起义失败。
维吾尔语音译。又作噶勒察,系指可以买卖的奴仆。始出现于乾隆初年。时维吾尔族富户或买极贫之土尔扈特、和硕特人子女为家奴,或从境外私买奴婢;亦有官军将阵前所俘卖出为奴者。无任何政治地位,随时可转卖。新疆建
972—1031即辽圣宗。辽朝第六代皇帝。982—1031年在位。小字文殊奴。契丹族。景宗※耶律贤长子。生于保宁三年十二月己丑(972年1月16日)。幼年喜书翰,10岁能诗。成人后,精射法,晓音律,好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即“仙人柱”(571页)。
古代羌人传统吹奏乐器,有悠久历史。秦汉以前,游牧于黄河、湟水一带的羌人,即用羊腿骨或鹰翅膀骨制笛。早期的羌笛既可当吹奏乐器,又可作马鞭,所以又名“挝”(马鞭)或“吹鞭”。两汉以前,羌笛只有三、四个按孔
即“吉谟雅丁”(684页)。
中法战争重要战役。亦称“镇南关之役”。光绪十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1885年2月13日),在清军主和派将领广西巡抚潘鼎新(?—1888)抵抗不力,放弃谅山,退入镇南关,形势十分危急之际,清政府起用业已
1782—1850清朝皇帝。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仁宗※颙琰次子。嘉庆四年(1799),立为皇太子。十八年(1813),天理教林清起义部众入皇宫,至养心殿,亲自持枪镇
蒙古语音译。又作“别”、“伯”、“毕”、“卑”。源于突厥语,意为“贵人”、“官人”。《元史语解》卷8:“伯克,回回官名”。唐代汉译“匐”,近代音译“伯克”。《元朝秘史》释作“官名”,据《秘史》,在蒙古
锡伯族婚礼主持人。意为“迎亲爹”。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婚礼前夕,男方须聘请亲戚中有声誉、善于辞令、属相与新娘不相克的男女各一位,担任“奥父”和“奥母”,由其共同主持和交涉有关迎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