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花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阳春县人。瑶族。嘉靖十年(1531),与黎广雄于阳春西山聚众起义。翌年,率众1700余人一举攻陷高州府及茂名县,杀贪官,夺银库,德庆、新兴等地瑶民纷纷响应,地方官府无从措办。嘉靖十二年(1533)正月,明廷令提督军务兼理巡抚兵部右侍郎陶谐、总兵官征蛮将军仇鸾驻镇两广,调兵6万3千,分3路进剿。于西山率义军与官军进行激烈战斗,后被俘遇害。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广东阳春县人。瑶族。嘉靖十年(1531),与黎广雄于阳春西山聚众起义。翌年,率众1700余人一举攻陷高州府及茂名县,杀贪官,夺银库,德庆、新兴等地瑶民纷纷响应,地方官府无从措办。嘉靖十二年(1533)正月,明廷令提督军务兼理巡抚兵部右侍郎陶谐、总兵官征蛮将军仇鸾驻镇两广,调兵6万3千,分3路进剿。于西山率义军与官军进行激烈战斗,后被俘遇害。
清代官名。早期满族出兵或狩猎时,辄接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10人选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箭主之意)。明万历十一年(1583),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时,对此旧有组织形式加以改造,定300人为1牛录
①分布在江汉流域楚国西北部境内民族。楚庄王三年(前611),乘楚国发生饥荒,与※庸人一起叛楚。楚结秦、巴之师,攻庸都方域,灭庸。群蛮见楚强大,乃与楚盟,从属于楚,成为楚国的编户齐民。 ②长江中游及其以
西汉时匈奴王。挛鞮氏。※乌珠留若鞮单于囊知牙斯之子。任匈奴左於駼仇掸王。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继其兄弟乌鞮牙斯后亦受遣入侍汉。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随其父北归匈奴。
见“东山皋落氏”(515页)。
见“石重贵”(452页)。
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汉语拼音文字。原名“小经”或“消经”。前者是与《古兰经》等“大经”相对而言;后者是将经文加以消化之意。基本上是汉语拼音,杂有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间或有个别汉字。在部分回民、特别是在
哈尼族村寨的行政和宗教头人。汉族称为“龙巴头”、“龙头”。沿袭于农村公社时期的村社头人和宗教首领。世袭,在村寨中享有最高声望。其职责主要是指导全寨生产,处理寨内民事纠纷。在活动中可获得少量礼物当报酬。
?—1847清道光朝湘桂边区瑶民起义首领。湖南新宁县黄卜峒人。瑶族。出身农民家庭,曾参加道光十六年(1836)蓝正樽领导的瑶山八峒起义,失败后,与广西全州庄塘村汉族李世德等在湘桂边界组织“棒棒会”,广
河西回鹘驻牧于贺兰山(今宁夏境)地区的一部。见“河西回鹘”(1507页)。
亦称“蕊迷”。景颇族载瓦语音译。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先怀孕后结婚的称谓。解放前景颇族村寨都建有专供男女青年玩耍(俗称“串姑娘”)的“公房”,有些青年男女在婚前便发生性关系乃至怀孕。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