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胪滨之战

胪滨之战

近代沙俄侵略东蒙古地区的战争之一。1912年,沙俄驻呼伦贝尔领事乌萨蒂操纵和唆使蒙古封建上层发起所谓“独立”运动。2月2日,叛军4000人,与化装叛军的沙俄侵略军1个营,向胪滨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发动进攻,守城巡防1个营,予以还击,击毙沙俄军官劳喀普林斯基及俄兵4名、叛军20名,伤敌多人。2月4日,沙俄马、步兵2000余名,大炮6门及蒙古兵200复包围胪滨府衙。北洋军阀政府害怕中俄冲突扩大,遂命胪滨等地的驻军撤走。后于1915年11月6日签订《中俄关于呼伦贝尔之协定》。

猜你喜欢

  • 景颇语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县,使用人口约3万。在国外,称克钦语,主要分布在缅甸。景颇语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差

  • 蒙古房

    清官署名。为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机构。主要职掌蒙、回、藏等文字的释译。设侍读学士2人、侍读2人、中书16人、帖写中书16人,均由蒙古族充任。凡颁发诰敕、敕赐碑文、匾额、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皆由其

  • 何秋涛

    1824—1862清代著名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代院长。喜治经史、小学,精于考据文学,边疆舆地尤所擅长。与时人张穆以学问文章相契合。鉴

  • 纳新

    见“迺贤”(1347页)。

  • 失古失台

    即“锡古苏特”(2365页)。

  • 西夏国书略说

    书名。罗福苌著于1914年,东山学社印。是我国近代最早、较全面研究西夏文字的著作。分书体、说字、文法、遗文四部分,其中关于字形偏旁的分析,对后世影响颇大。

  • 琮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新唐书·南诏传》谓:“琮爽主户籍”,即管理人户、丁壮的登记、夫役等,类似中央王朝的户部。主官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

  • 内会鸡

    见“纳会鸡部”(1272页)。

  • 亦剌八里

    见“亦力把里”(872页)。

  •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