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魁
清道光年间苗族公益事业家。又名石老才。湖南永绥厅(今花垣)止耳寨人。苗族。苗区有名富户石季五之子。曾任止耳寨苗千总。与兄石文贵分家析产后,因行商经营有方,家聚数十万。为人乐善好施,专办地方公益事宜。道光年间(1821—1850),修建桥梁、道路、城池。在新建地势险峻的轨者坡道路时,捐巨资,为苗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新修轨者道路序》碑,文中叙及开辟这条新路的缘由和经过。
清道光年间苗族公益事业家。又名石老才。湖南永绥厅(今花垣)止耳寨人。苗族。苗区有名富户石季五之子。曾任止耳寨苗千总。与兄石文贵分家析产后,因行商经营有方,家聚数十万。为人乐善好施,专办地方公益事宜。道光年间(1821—1850),修建桥梁、道路、城池。在新建地势险峻的轨者坡道路时,捐巨资,为苗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新修轨者道路序》碑,文中叙及开辟这条新路的缘由和经过。
?—1408明代蒙古可汗。非元宗室后裔。明建文四年(1402),蒙古可汗坤帖木儿在内乱中被杀,无子嗣,遂于次年称可汗,史称“篡立”。明朝自此称东蒙古为“鞑靼”部。永乐(1403—1424)初,屡与瓦剌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初期由八部组成,奚嗢部为其一。有人以为,※阻午可汗时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屯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女真首领亦能哥、斡罗失等来朝,置卫,与塔速儿河等7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鹤岗市东梧桐河流域。
中国古代内地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和平政策。初见于春秋。春秋时期,晋、秦、齐、楚等大国互相争霸,并不断与北方戎、狄等民族发生激烈冲突,矛盾纵横交错,相互制约。晋悼公四年(前569),山戎(《逸周书》
又译作伊利汗国。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汗之子※旭烈兀所创建。元宪宗三年(1253),旭烈兀受长兄蒙哥汗遣派分镇波斯,统军西征。进入波斯境后,六年(1256),灭亦思马因教派的木剌夷国。八
见“达赖汗”(729页)。
①(?—1645)清初将领。蒙古族。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固山贝子满珠习礼从弟。天聪二年(1628),尚郡君,封多罗额驸。三年,随皇太极征明,因战马多瘠弱受责。崇德六年(16
?—1663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托和洛氏。崇德三年(1638),任吏部主事。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明锦州。顺治二年(1645),迁吏部启心郎。四年,授云骑尉世职,晋世职骑都尉兼一云骑
1533—1575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亦作银锭把都儿台吉、银定台吉等,一说为《蒙古源流》中的鄂克拉罕伊勒登诺延。孛儿只斤氏。※吉囊子,※吉能弟。领三鄂托克阿玛该。在榆林、孤山边外驻牧,与明朝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里葛斯过邻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