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瞿昙寺

瞿昙寺

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乐都县南40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西宁僧人三罗喇嘛主持修建。初仅佛堂一座。后经多次扩修始具规模。寺坐西朝东,占地41亩,坐落在一正方形城堡内,形制与北京故宫相仿,故有俗谚称“走了瞿昙寺,北京再甭去”。寺内院落重叠,亭台错落,疏密有致。红墙青瓦,浑然一体。前院有碑刻4方,2方为明成祖朱棣御制碑文,2方为明宣宗朱瞻基御制碑文。继进为金刚殿和瞿昙寺殿。瞿昙寺殿是寺中现存最早建筑物,洪武二十五年(1392)落成。上悬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瞿昙寺”匾额。中院主体建筑为“宝光殿”。建于永乐十六年(1418)。规模大于瞿昙寺。内供一佛,相传为活佛尸身,贴以黄金。后院为“隆国殿”,宣德(1426—1435)年间建,耸立于寺院最高处台基上,占地912平方米,为全寺最大建筑物。庄严肃穆而又富丽堂皇。殿内有连座4层的“泉神堂”,僧人可从堂中取水,风格独特。寺的两厢有72间走水厅(实仅51间),其中28间布满巨幅彩色壁画。画廊从金刚殿起,经大小钟鼓楼,过隆国殿恰好绕中、后院一周,为寺中最富特色之建筑。寺内珍贵文物甚多,有七星摺花宝刀、大明钹、铜钟、皇帝御赐玺印及铜安灯、铜花瓶、铜盆等物,俱为明代遗物。盛时有喇嘛200余人。每年正月、六月举行观经晒佛会。现为全国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大定府

    见“中京”(292页)。

  • 苏易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 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临海

    即“蒲昌海”(2319页)。

  • 威正打儿汗台吉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简称委正。孛儿只斤氏。※打来孙汗子。早年从父东迁,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诸卫,占据泰宁卫故地,故亦被称为泰宁酋长。与海西女真部都督王台结为姻亲。史称其“最习兵”

  • 六祖坛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法海集,记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西夏文译者佚名。手写、草书,存十数页。背面为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或二年(1070)瓜州审案记案。译文内容与

  • 祝老四

    ?—1748清代傈僳族抗清首领。云南泸水秤戛寨人。乾隆十一年(1746), ※弄更扒等傈僳族抗清斗争被镇压后,清政府将原属傈僳族的土地强行划给土司所有,并恣意凌虐,激起人民反抗。十三年(1748),因

  • 沙喜沙刹

    见“列喜列刹”(719页)。

  • 抛绣球

    壮、布依等族青年男女间的文娱与社交活动。亦称“丢糠包”,古称“飞”。每年农历春节、三月三、歌圩或“浪沼”期间举行。绣球由姑娘们用彩绸或花布缝制,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菱形;内塞米糠、沙

  • 元愿达

    481—537北魏宗室,梁朝官员。鲜卑元氏(拓跋氏)。明元帝※拓跋嗣孙,乐平王丕子。初仕魏为中书令、郢州刺史。大通二年(528),梁军攻义阳,举州归附。被梁封为乐平公,邑千户。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

  • 吐鲁番出土文书

    书名。共8册。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等编。1975年末,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各方人力,组成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在新疆博物馆已将绝大部分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