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马氐

白马氐

氐族的一支。一说以白马水(今甘肃文县一带)而得名。与羌等杂居。又称武都氐、白马、白氐、故氐。秦汉时活动于西汉水流域,即今四川北部、甘肃东南部。主要从事农业,产名马、牛、羊、漆、蜂蜜等。其首领自称氐王,聚众自守。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以其地置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元封三年(前108),武都氐起兵反汉,武帝遣兵击败之,徙其一部于酒泉郡(治今甘肃酒泉)。东汉顺帝永和二年(137),白马氐起义,为广汉属国都尉击败。东汉末,其一支略阳清水氐豪帅杨腾(一说杨驹)迁居仇池,至杨千万时,被曹魏封为百顷氐王。后杨氏在陇西地区建立仇池政权。十六国时期建立前秦的略阳临谓氐苻氏、建立后凉的略阳氐吕氏皆源于白马氐。明清时的“白马番”可能为其遗裔。现分布在四川平武县、甘肃文县的“白马藏人”或“达布人”可能与其有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永邵卜大成台吉

    ?—1596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领主。又称恩克跌儿歹成台吉、瓦剌它卜囊,简称永邵卜。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博迪达喇长子。父卒,继领永谢布万户,驻牧于大青山北面。隆庆五年(1571),明

  • 渡离江记

    游记。1篇。明董传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撰。是篇专记广西漓江(府江段)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谓:“彼中洞丁招主,往往衅状相通。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亦略扼其咽吭。谓宜听诸土官报效,兵自

  • 布尔堪卫

    见“卜剌罕卫”(20页)。

  • 呼兰哈达

    见“虎拦哈达”(1385页)。

  • 哈甲儿气

    明代蒙古职事名。蒙古语音译。从事侦探事务。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哈甲儿气,是熟知地名、道路之人,与向导、夜不收同”。

  • 阿骨打

    1068—1123大金国创建者。又名完颜旻,生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次子。幼年好弓矢,善射,深受父爱。稍长,能号令诸军。后因战获麻产有功,受辽命为详稳(诸官府监治长官)。辅佐肃宗、穆宗、康宗时,不

  • 土兀剌河

    河名。又译“土兀剌沐涟”、“秃剌河”、“秃忽剌河”、“笃列河”。即今蒙古国境内之土拉河。与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斡难河(今鄂嫩河)同被蒙古部人视为“祖宗肇基之地”。蒙古诸部统一前,克烈部北境地也达该

  • 黑哲

    见“赫哲族”(2422页)。

  • 祥泰隆

    清代阿拉善旗旅蒙商商号。创建者原是山西平遥县人。清初流落于阿拉善,依靠贩卖什货为生。后于紫泥湖地方(位于定远营西北50华里处),与人合伙,住帐售货,成为座商,称祥泰公,专营蒙古地区买卖。雍正元年(17

  • 阿巴岱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亦称巴伦卧耳哥或巴隆鄂尔果。位于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一座帐幕式的庙宇。以供奉首在喀尔喀蒙古传播佛教的阿巴岱汗像而得名。帐幕初在额尔德尼昭寺,后移至库伦,变帐幕为寺。哲布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