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戈勒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上京故城西南(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5里之白音戈勒)。时该地为南朝使臣至契丹上京必经之官道。窑场面积较大。专烧茶绿釉和黑釉大型瓷器,主要产品是契丹典型器物鸡腿坛。此窑的特点是烧时不用障火设备,直接入窑烧制。装窑方法简单,器物上下堆积,故器口多有泥渣,器底常有釉迹。为避免器物倾倒粘连,器腹间以线釉形窑具横向支顶,现见有的器片粘有窑具,有的器腹片存支具疤痕,是为研究装烧法的绝好材料。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上京故城西南(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5里之白音戈勒)。时该地为南朝使臣至契丹上京必经之官道。窑场面积较大。专烧茶绿釉和黑釉大型瓷器,主要产品是契丹典型器物鸡腿坛。此窑的特点是烧时不用障火设备,直接入窑烧制。装窑方法简单,器物上下堆积,故器口多有泥渣,器底常有釉迹。为避免器物倾倒粘连,器腹间以线釉形窑具横向支顶,现见有的器片粘有窑具,有的器腹片存支具疤痕,是为研究装烧法的绝好材料。
1485—1543※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三代汗。蒙古族。※阿黑麻汗长子。1501—1502年,※阿黑麻汗出兵支援兄※马合木汗抗击月即别昔班尼汗时,受命留守※吐鲁番,监国,赐汗号。1504年,父卒,嗣位。在
?—1028宋代甘州回鹘河汗。一作伊噜格勒栋硕尔。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即位。同年五月,遣使阿葛之等贡方物。6月,被宋册封为归忠保顺可汗王。与宋关系密切,贡奉不断,被宋称为“外甥可汗王”。四年(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所设撒刺儿卫同作沙兰卫。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和硕特人专称。首领主要为固始汗、哈纳克土谢图,色棱哈坦巴图尔之裔。清崇德二年(1637)起相继移住,初分左右两翼,由固始汗子10人分领。左翼达延汗、鄂木布、达兰泰、巴延阿布该阿玉什。
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620页)。
唐代罗甸王。系汉牂牁“黑卢鹿”默部第四十七世首领,称“鬼主”。开成元年(836)内附。会昌(841—846)中,封袭罗甸王,世有罗甸(今贵州省南部罗甸县地区),为贵州彝族先民之一支。
即“东珠”(508页)。
见“赫哲族”(2422页)。
1913—1939新四军指战员。河南开封人。回族。父为铁路工人。毕业于开封扶轮小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开封扶轮小学、杞县大同中学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参加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队
?—1678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骁骑校法萨哩巴图鲁之长子。顺治二年(1645),任礼部笔帖式。累迁至员外郎。十四年(1657),授护军参领。康熙二年(1663),随靖西将军穆哩玛征湖广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