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扎尔的族

白扎尔的族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又称北扎尔的族、卜扎尔的族或小扎尔的族。自称抓什德。明朝时,和巴沙、昝咂等族活动于互助地区,居牧红崖沟脑,有城堡及庐室。万历(1573—1620)年间,同当地土族、藏族等13部代表前往西藏朝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请派人监修郭隆寺(佑宁寺),该部代表受封为昂锁。其后裔居丹麻乡白爪子台,多以白为姓,头人俗称“白昂锁”;部分后裔居今甘肃天祝县松内乡夏麻日,多以赵为姓。

猜你喜欢

  • 正统

    西夏军队职官。西夏语音“正暮”。系正统司之长官,为第一等。有副统辅佐。

  • 夏鲁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夏万户,《元史》作沙鲁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及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

  • 差兑

    藏语音译,意为“代替差”。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差税名。农区离※宗远的※谿卡,不便派人畜出差,以货币代差。支此差户每种一“批”(容量单位)差地的差巴(支差的人),每年需交10两藏银的租,可免除全部※内差。牧

  • 二妙集

    书名。金末元初人段克己、段成己兄弟的诗文集,8卷(诗6卷、乐府2卷)。因二人早年以文章著名于时,被礼部尚书赵秉文举为“二妙”,故以是名集。克己字复之,人称遁庵先生,金末进士,金亡20余年后而卒,终身不

  • 曾活动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额河下游及察隅河上游的一支古老居民。擅农事和射猎。讲自己的土语。约在19世纪上半叶,其首领司那热布颠率众与藏族发生激战,终因失败而迁走他地。至今当地还有据称是烔人留下的梯田、

  • 努业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乞乞仲象

    ?—约697唐代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地区粟末靺鞨酋长。渤海始祖大祚荣父(一说与大祚荣为一人)。亦称“大舍利乞乞仲象”或“舍利乞乞仲象”。“大舍利”,契丹官名(一说“大”是姓,“舍利”为官名),其子祚荣

  • 阿巴干

    德昂语音译。亦作首包别、胡俏。德昂族自由婚恋社交组织之领头姑娘。经民主选举产生,报村寨头人认可。当选者为女性未婚青年,须作风正派、品德端正,热心公益事宜,关心村社公共事务及男女青年的婚姻,具有一定的组

  • 阇里

    见“彻里”(1098页)。

  • 多尔济

    ①(?—1645)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扬古岱卓哩克图子。号额齐格诺颜。初称阿噜蒙古。隶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哈尔林丹汗侵虐,徙牧漠北克鲁伦河流域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