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珞巴族

珞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珞巴”藏语,意为“南方人”。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珞瑜、门隅、察隅地区及墨脱、米林、隆子等县。包括博嘎尔、棱波、邦波、德根、崩尼、崩如、米古巴、米新巴、义都、民荣、巴达姆、迦龙、玛雅、巴依、苏龙、纳、阿卡和阿巴塔尼等20多个不同称谓的部落。人口约30万人左右。1990年,在我国实施人口普查区内有2312人。据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该族所在地区即辖于吐蕃王朝。其后,该族人民与藏族交往日益频繁。近代西藏地方政府设有专门管理该地区的机构,任命管理官员征收差税。19世纪中期以来,曾接连不断掀起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和其他侵略者的斗争。解放前,尚停留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并保留了浓厚的父系氏族制度残余。主要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狩猎、牲畜饲养,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亦占有重要地位。从藏族或其他民族地区输入铁制品、食盐、羊毛、装饰品,输出大米、皮张和染草等。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多种方言。无文字,刻木结绳记事,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兼有少量一夫多妻现象。1959年至1962年,米林、墨脱、隆子,察隅等县该族分布地区先后进行民主改革,已大量使用铁制生产工具,部分地区还使用牛耕、机械和电力,并已兴办学校、广播和医疗等文教事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猜你喜欢

  • 沮渠汉平

    十六国时期北凉宗室、将领。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族属卢水胡。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弟。北凉玄始四年(415),蒙逊攻取西秦广武郡后,封折冲将军、湟河太守。同年,以夏王赫连勃勃遣使与北凉结盟,奉命莅

  • 日哈阿秃

    即“安树德”(909页)。

  • 贯只哥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湖广行省左丞相※阿里海牙之子,文学家※贯云石之父。大德至延祐初,任职湖广,官至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延祐二年(1315),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泰定元年(1324),调江浙行省。后任职于

  • 准噶尔官制

    清代准噶尔职官制度。有兀鲁思和鄂拓克两级。汗或大台吉(珲台吉)为准噶尔最高统治者,管辖准噶尔全境。下分四卫拉特,各有首领雄据,以其首领为大台吉。四卫拉特以绰罗斯为宗主,其大台吉称汗王、余小台吉俱为汗宗

  • 博坦德

    印度古代梵文音译,又译博坦。“po-tent”,又写作“pothant”或“Bhotanta”。“pot”为“Bhot”之葡文音译,即吐蕃的“蕃”,意即“西藏”。“potanta”指后来的不丹。16—

  • 仆散揆

    ?—1207金大将。本名临喜。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仆散民。左丞相※仆散忠义子。少以世胄,充近侍奉御。大定十五年(1175),娶韩国公主,擢器物局副使,特授临潢府路赫沙阿世袭猛安。历近

  • 越赕骢

    见“越赕骏”(2191页)。

  • 巴斯子鄂拓克

    见“巴斯奇斯部”(418页)。

  • 夷白斋稿

    书名。元陈基(1314—1370)撰。戴良编。35卷,外集1卷。基,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人。受业于黄溍,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尝当为人草谏章,儿获罪,引避归。张士诚据吴、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

  • 甲涅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方土司官寨传达命令的人员。负责土司官寨来客的禀报,向※“叶什别”(小管家)领取缮食用粮,向土司或值日大头人报告百姓的诉讼及下达土司或大头人之仲裁。此职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