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玛甲玛

玛甲玛

傈僳语音译,亦称“玛甲伯”,意为“为死者指路”。旧时云南怒江等傈僳族祭奠死者的仪式之一。当有人去世时,丧家用猎枪向天空鸣放三枪以报丧,同村寨的人听到枪声便自觉前去帮办丧事。先替死者洗澡、梳头和换新衣服,将尸体放在长柜上,然后请祭师拿弩(或枪)射三箭(弹),边射边祷告:“你不要走上面和下面的这两条路,一定要走中间这条路,这才是你祖先走过的路。你应该赶快顺着这条路到你祖辈那里去,和他们团聚。”继而进行各种祭奠式,并择日埋葬死者。

猜你喜欢

  • 喀巴什

    参见“前锋”(1742页)。

  • 篆盖

    见“哀册”(1717页)。

  • 具弗伏

    见“具伏弗”(1427页)。

  • 田四浪

    ?—1871清咸同年间哈尼族起义首领。又名田政、田以政。咸丰三年(1853),与普顺义(彝族)领导镇沅、新平一带哈尼族、彝族人民起义,占领镇沅全境和新平县哀牢山西麓,拥众5000余人。六年(1856)

  • 御制平定西藏碑

    碑铭。清圣祖玄烨为平定准噶尔军侵藏,振兴黄教,撰文记述所采措施及全部经过。康熙六十年(1721)立,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勒石,立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建亭护之,后移至布达拉宫后山公园内。汉文全文分别

  • 瑶人弩

    见“编架弩”(2308页)。

  • 贺腊毗伽可汗

    见“阿史那施”(1220页)。

  • 西域记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建昌府

    地名。南诏时置(治今四川西昌市)。战国、秦、汉初皆称“邛都”。秦曾略通五尺道,置吏。汉武帝遣司马相如往谕,设邛都县,寻罢。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复设邛都县。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

  • 忒邻

    金代女真语,“海”之意。女真族源于汉晋时的挹娄,三国时其地已东滨大海(今日本海)。按此,“忒邻”(海)一词可能起源甚早,在女真语中出现最晚当在东汉时期或更前。金章宗的皇子中有以此命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