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猛安谋克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组织过渡时期,有战各部首领率民以行,按所统人数多寡,称猛安或谋克。辽天庆四年(宋政和四年,1114),阿骨打起兵攻克辽宁江州(治今吉林扶余县东南小城子古城),还师后,定300户为1谋克,10谋克为1猛安。此后,逐渐由单纯军事组织兼有行政、生产职能,且有过分等级及户数增减之变化。皇统五年(1145,一作天眷三年,即1140),金熙宗分其为上中下3等,宗室为上余次之。天德二年(1150),海陵王削上中下之名,只称“诸猛安谋克”。大定十五年(1175),以谋克内户数增多,世宗再定每谋克不过300户,7至10谋克为1猛安。史载大定二十三年,女真人共有猛安202,谋克1878。金宣宗南迁后,元光年间(1222—1223)招义军,以30人为1谋克,5谋克为1猛安。后甚至以25人为谋克,4谋克为猛安,使每谋克除旗鼓、司火者外,能战斗者只18人。女真人在发展初期,对归附降人也用猛安谋克授其首领,以统其众,户数无定制。时有汉人、渤海、契丹、奚等猛安若干。待势力寝盛,金太宗于天会年间(1123—1135)以“恐风俗揉杂”为名,停止此制。皇统五年,金熙宗又进而罢辽东汉人、渤海人猛安谋克承袭之制,夺其兵权归女真人。大定(1161—1189)初,金世宗再以契丹人在海陵王时不愿出征和反叛为由,裁契丹猛安谋克,以其户分隶女真诸猛安谋克。奚族的猛安谋克也被同时废除。此后,它成为纯女真人的社会组织。猛安谋克户在金代受到种种特殊照顾。作为军事组织,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设万户,万户之上有都统(天德三年省万户,军帅直隶都统。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谋克之副曰蒲里衍(一作蒲辇、佛宁,女真语50户或50夫长之意)。首领初只训练士兵,指挥作战,后还负责劝课农桑,组织和监督生产,金熙宗后完全成了“三合一”的社会组织。它对促进女真社会发展,巩固女真族的统一,加强军事力量,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女真贵族入主中原,把它搬到中原地区,则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束缚女真人前进和实行民族压迫的工具。

猜你喜欢

  • 南阳郡

    古郡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时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地区。其后渐缩小。隋初废。大业(605—618),唐天宝(74

  • 色勒库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蒙元《圣武亲征录》作撒里桓,《元朝秘史》作撤里黑昆。《西域图志》等作塞尔勒克,《西域闻见录》赛阔罗,《西域水道记》塞勒库勒,《东华录》作色埒库勒。位于帕米尔高原

  • 完颜奴申

    ?—1233金大臣。又作完颜讷申,字正甫。女真族。完颜氏。参知政事完颜素兰之弟。出身女真策论进士。正大三年(1226),由斡林直学士充益政院说书官。五年(1228),转吏部侍郎。受命审理近侍张文寿、仁

  • 随甲

    清代对额外马甲等之称。用以作为八旗官员的养廉银。史谓文官食火耗、武官食空粮,此为一定时期内约定俗成的陋规,清诸典籍皆以列载于《俸饷优恤》项下。《清会典·八旗都统》载:凡马甲等“皆有额,额外曰随甲,各以

  • 李永芳

    ?—1634清初将领。汉军正蓝旗人。原籍辽东铁岭。初仕明为抚顺所游击。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征明,围抚顺,受招谕出降,献所辖抚顺、东州、马根丹3城,台堡寨500余所,授副将世职,以贝勒阿巴泰之

  • 定边左副将军

    清朝管理喀尔喀蒙古的最高长官。雍正(1723—1735)初,为征准噶尔,住彭福为定边左将军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札布哈朗特),任赛音诺颜部和硕额驸策凌为左副将军,驻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因征准噶尔

  • 天祚皇帝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拓东节度

    唐代南诏行政机构名。为六节度之一。据《南诏德化碑》“(赞普钟)十四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即765年)春,(阁罗凤)命长男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改称鄯阐府。依樊绰《云南志》则谓:“拓东城,广德二年(76

  • 元略

    ?—528北魏宗室。字儁兴。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中山王※元英之子。自员外郎迁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与从侄清河王元怿过往甚密。正光元年(520),怿被领军元叉

  • 罗结

    北魏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其先世领叱罗部落(一说本新罗种人内入者),后为拓跋鲜卑附臣,改叱罗为罗氏。东晋太元十年(385),匈奴独孤部刘显杀刘眷自立,又欲杀拓跋珪(北魏道武帝),结护珪奔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