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公济
西夏仁宗朝大臣。党项人。官御史大夫。人庆四年(1147)外戚西平公任得敬欲干国政,表请上朝时,其进言极力反对,濮王嵬名仁忠亦言不可,遂止。天盛二年(1150)出使金国贺完颜亮即位。后因见得敬专恣弄权,上疏论其恶行,并请罢斥。得敬怒,欲借故杀害,仁宗恐为所害,于天盛二十一年(1169)令致仕。
西夏仁宗朝大臣。党项人。官御史大夫。人庆四年(1147)外戚西平公任得敬欲干国政,表请上朝时,其进言极力反对,濮王嵬名仁忠亦言不可,遂止。天盛二年(1150)出使金国贺完颜亮即位。后因见得敬专恣弄权,上疏论其恶行,并请罢斥。得敬怒,欲借故杀害,仁宗恐为所害,于天盛二十一年(1169)令致仕。
①藏语“康松”的意译。唐代吐蕃行政区划。有两种解释:据《德乌佛教史》载,唐代吐蕃将地界按上、中、下三种地理方位划分,每“界”又各分为“上三界”、“下三界”、“中三界”或“卫三界”三部分。三界具体所指范
见“哥舒”(1835页)。
1875—1916清末民初蒙古宗社党首领。蒙古族。姓韩。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人。约10岁左右,随父迁居苏鲁克旗(今辽宁省彰武县)。其家乘该旗放垦之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当地暴发户。自幼不愿劳动,与
见“折掘部”(1056页)。
伊犁清真寺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位于今新疆伊宁市。旧有院落1处23间,房院2处15间。可容500余人同时作礼拜,此外尚有铺面42间。为伊犁地区塔塔尔族重要宗教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舍利(力)图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间(1573—162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甚受第三世达赖喇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隶蒙古翰林院。秩从三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始立,置司业1员。初专教四怯薛(禁卫军)并各爱马(封邑)官员子弟。二十九年,准国子监例,置祭酒、司业、监丞等官职。执掌学之教令和监务
?—前515亦称设诸。吴国勇士。堂邑(今江苏六合西北)人。吴王寿梦有四子,临终前遗言,日后王位兄弟相传。寿梦死后,其子诸樊、余祭、余昧相继为王,余昧卒,弟季札不受,遂以
始征田赋之地。指清代旗民垦荒成熟的地亩,按规定起征钱粮。“升科”亦名“起科”,分旗垦起科和民垦起科。康熙十五年(1676)定,各省报垦荒田荒地,应按水田六年、旱地十年为期予以升科。雍正(1723—17
辽官名。亦作“闼林”。契丹语音译。原意不详。是大黄室韦部和小黄室韦部的官名。太宗会同元年(938)十一月改称仆射,后又改称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