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温福

温福

?—1773

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履绥。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孙。翻译举人。雍正六年(1728),补兵部笔帖式。九年(1731),赴北路军营办事。乾隆十一年(1746),擢湖南布政使,后调贵州。二十三年(1758),授内阁侍读学士。调定边将军兆惠军营办事,随军于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征讨霍集占部叛乱。二十五年(1760)回京。历任副都统、福建巡抚、理藩院及工部尚书。三十六年(1771),以大金川索诺木(莎罗奔孙)诱杀革布什扎土司官,侵其地,小金川僧桑格进攻鄂克什及明正两土司,受命为右副将军统兵征金川。及四川总督阿尔泰率军进剿小金川屡败,因按兵打箭炉(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半载不进,被处死后,他被命为大学士督师军前,进剿小金川。刚愎自用,师久无功却置酒高会。次年,授定边将军,擒僧桑格之父泽旺。三十八年(1773),小金川复叛,与大金川合兵攻入木果木大本营,其军兵溃,在抵御中中枪阵亡。

猜你喜欢

  • 北凉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

    碑刻。清光绪(1875—1908)年间于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出土。碑铭用汉文书写,由中书郎中夏侯粲撰文。共22行,每行47字。上部略有残损,尾记有“监造法师法铠、典作御史索宁”题名。承平三年(445)立

  • 阔什提斯

    哈萨克族婚俗歌曲。意为“告别歌”。一般在新娘挥泪与亲人拥抱告别即将上马时唱,为最后一个程序。歌词大意是:愿山梁山谷春常在,愿父老乡亲皆平安,愿密林流水永常在,愿草原上的部落无灾难。唱完即上马往新郎家。

  • 纳里速古鲁逊

    即指今“阿里三围”地区。详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355页)。

  • 甩抛尕

    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甘肃省积石山等地。源自战争与牧业生产。用具由绳子和装石子的布袋组成。绳由牛毛线绾织,粗如大拇指,长约2米;绳中间的布袋,装鸡蛋大小的石子。使用时,将绳子一头的小孔套在中指上,

  • 鹘吕尀

    见“鹘里尀”(2452页)。

  • 担歌

    明清时壮族男青年赠给情人的信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在一条普通的扁担上,契刻着花鸟和用“方块壮字”写的“壮歌”歌词,然后涂上颜色,显得格外醒目而美观,故称。为男青年所制,赶歌圩时,随身携带,遇

  • 龙龛手镜

    书名。辽代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撰。共4卷。为研读佛经而作的通俗字书,或于辽统和十五年(997)。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共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为1卷,每卷

  • 渤海军

    指辽、金两朝专由渤海人组成的军队。渤海男子以骁勇著于世,有“三人渤海当一虎”之语。辽亡渤海国后,征其遗民服兵役,单独编制,并以渤海人为军官统之,战时驱为前锋。辽设有渤海军都指挥司、渤海军详稳司等。金兴

  • 信苴明

    即“段明”(1693页)。

  • 章献钦慈皇后

    见“罗后”(1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