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与东晋的一次大战役。苻坚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取东晋,统一大江南北,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383)七月,调集90余万兵力,对晋发动大规模进攻。八月,秦征南大将军苻融、冠军将军慕容垂等率步骑25万为前锋先行。九月,苻坚统中路主力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时,后续之凉州兵刚到咸阳,西路蜀汉兵才顺江而下,东路幽冀兵抵彭城,苻融军已至颍口(今安徽正阳关)。东晋谢石、谢玄率水陆军8万前往淮水一线迎战。十月,苻融攻克寿阳(今安徽寿县),催促苻坚南下。坚未等各路军会集,便引轻骑8千赴寿阳,亲临前线督战。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夜渡洛涧(今安徽淮南东),袭击秦将梁成大营,初战获胜,士气大振,随即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东岸。苻坚登寿阳城,见对岸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始有惧色。谢玄针对秦军将士厌战,各族离心及苻坚恃众轻晋又急于决战的心理,派人前往秦营,要求秦军由淝水西岸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水决战。苻坚欲待晋军半渡时以铁骑突袭取胜,贸然下令稍退,但秦军一退不可复止,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秦兵已败了。后面部众误以为前线溃败,纷纷逃散,顿时大乱。晋军抢渡淝水猛攻。苻融驰骑整顿队势,马倒,死于乱军中。晋军乘胜追击至青冈(今寿县西),秦军大败,奔逃中闻风声鹤唳,皆以晋兵追至,昼夜不敢息,饥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及至洛阳,只剩10万余人。苻坚中流矢,单骑逃往淮北。此战,前秦元气大伤,未几,北方又陷于四分五裂状态。而东晋不仅免除亡国之危,且向北略有发展。此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猜你喜欢

  • 出塞纪略

    书名。清钱良择撰。1卷。是书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扈从内大臣索额图拟前往尼布楚参加中俄谈判的途中日记。始于当年五月一日,迄于八月十三日。对噶尔丹出兵侵犯喀尔喀、及造成的危害,有具体记录。

  • 杜尔伯特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嫩江东岸,齐齐哈尔东南、呼兰以西。札萨克驻多克多尔坡,会盟于哲里木盟。元为辽王分地,明入科尔沁,至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爱纳噶,始以杜尔伯特名部。天命九年(1624),爱纳噶子阿

  • 温格尔

    酸奶。鄂温克语音译。此用熟牛奶制成,用生奶制的称“萨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从事畜牧业的鄂温克人自制自食的传统牛乳制品之一,也是祭祀时不可缺少的祭品。制法是用“引子”(鄂温克语称“呼隆”,即酸奶)放入奶

  • 何和礼

    见“何和理”(1086页)。

  • 枯凌河卫

    见“可令河卫”(492页)。

  • 莫侯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莫侯领部而得名。原居于苑川(今甘肃兰州东),拥众2万余落。西晋末十六国初,为乞伏鲜卑乞伏述延击破,并入乞伏部。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 赤雅

    书名。明末广西民族志。3卷。明邝露(1604—1650,字湛若,广东南海,今广州人,汉族)撰。明崇祯七年(1634),作者亡命广西,饱游广西壮乡瑶寨,走尽左、右江流域各县,为寻找鬼门关和铜柱,纵游于岑

  • 滇岸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之一。※滇良子,※滇吾弟。时该部势盛,雄于诸羌。东汉中元二年(公元57年),随滇吾率步骑5千攻汉陇西(治今甘肃临洮)诸塞,败陇西太守刘盱于枪罕(今甘肃临夏)、允街(今甘肃永登南),继败

  • 吐蕃氏族

    约在唐代吐蕃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期间形成,初为父系,以所谓“父民六族”为最早。随着父系权力的加强与发展,氏族制的确立和巩固,逐渐形成强大的世袭性的家族及家族名称,子孙承袭,以家族名称冠于姓名之

  • 曲出

    见“阔出”(2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