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先煮煎粑条(或块),再加入茶叶、鲜汤、米花、辣椒油、肉屑、姜葱及酱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前者清脆香甜,后者鲜嫩香辣。是侗族人人喜爱的家常与待客佳品。每当节日春社,侗族便聚集一堂,少者一二十人,多则百余人,热热闹闹地举行油茶会。
侗族、土家族传统食品。又称油茶汤。流行于广大侗族、土家族地区,亦为与侗族杂居的苗、瑶、壮、汉各族所共同喜爱。主要有两种:用猪油(或茶油)、糯米、茶叶同炒焦后,加清水煮熟,吃时放入米花、饭豆、黄豆、花生或其他副食的叫罐罐油茶;先煮煎粑条(或块),再加入茶叶、鲜汤、米花、辣椒油、肉屑、姜葱及酱醋加工而成的叫煎粑油茶。前者清脆香甜,后者鲜嫩香辣。是侗族人人喜爱的家常与待客佳品。每当节日春社,侗族便聚集一堂,少者一二十人,多则百余人,热热闹闹地举行油茶会。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石
即“速末水”(1840页)。
宕昌羌国首领。部落原居邓至羌西北,即白龙江、白水羌上游及其以西地区,居民2万余落,为西羌中强部。吐谷浑兴起,威逼其部,部落酋帅梁懃联合诸部,建立政权,始称王。传至其孙弥忽,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
?—约1468明代蒙古翁牛特部领主。又译卯里孩王、木里王、摩里孩王、毛礼海王、黄苓王等。孛儿只斤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后裔。成化二年(1466),杀哈喇慎(喀喇沁)部领主孛来太师,立岱总
①(?—1314)元朝大臣。蒙古克烈氏。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长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侍太子真金于东宫,为家令。仁宗(1311—1320年在位)时,拜银青荣禄大夫,累官湖广行省左丞
见“缚喝”(2416页)。
1853—1918清末剧作家和表演家。原名德克俊,号仰天。举人。累官知县,旋被参革。光绪时,有感于戊戌变法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编剧《哭祖庙》,抒发爱国热情。另改编和创作多种京剧剧目。
即“仆散忠义”(319页)。
呼图克图的异译,又称小活佛,即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249页)。
见“月伦”(373页)。